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172节(4 / 6)

加入书签

“你去和杨总指挥、魏政委商量的时候,就说这是我的意见。既然中央不同意这个朝鲜独立师继续留在一路军编制内,有意纳入吉东军区建制,我是东北局主管军事的书记,有提名这个朝鲜独立师指挥班子的权力。”

杨震嘴上说是商量,实际上不容拒绝的语气,让李延平在惊愕之余也不禁苦笑。这个口气叫商量吗?再说有你这么安排的吗?这个要组建的朝鲜独立师,可是一路军出身的干部、战士占了绝大部分。

可你这指挥机构中,师长金雄、副政委朴一禹、参谋长崔仁是关内调来的。甚至没有连一个从抗联派去苏联学习后,调到关内工作的都没有。能力怎么样先不说了,他们甚至连部队都不熟悉。

金策就不说了,虽然是原三路军调过来的,但是北满的省委书记,现在更是东北局的宣传部长担任这个师政委倒也是资历足够了。可副师长崔石泉、政治部主任金光侠、副主任姜建可都是二路军出来的。

崔石泉担任过七军参谋长、代理军长、二路军的参谋长,吉东军区二分区司令员,这就不说了。原来的军长任一个副师长,无论是能力和资历也都够了。政治部主任金光侠原来是二路军警卫旅的政委,现在是司令部训练部基础部长。而副主任姜建是二路军团政委出身。

原一路军出身的干部,只有一个朴德范任副参谋长这个不掌握兵权的虚职,这说的过去吗?部队的主体除了少数原二路军的朝鲜籍同志之外,主要是人家一路军抽调的,主要指挥员却是一路军的一个不用。你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定了,有没有想过一路军的感受?

看着李延平听完自己对这个连架子都没有搭起来的朝鲜独立师的人事安排后,一脸错愕的表情,心里摇头:“李延平的眼光还是有限。还是没有明白中央的调集大批朝鲜干部返回东北工作的意图,更没有明白自己这番安排的苦心。”

自明代以来,日本几次侵略中国的野心,包括甲午战争都是以朝鲜为跳板的。谁控制了战后的朝鲜政府,也就控制了中国陆地东部的门户。在熟知后世历史的杨震看来,战后的朝鲜政府必须牢牢控制在中国手中。

至于中央是不是也抱有这个想法杨震不知道,但杨震自己却是认为战后的朝鲜,必须要控制在中国手中。绝对不能像后世一样,赔了夫人又折兵,再养上一头白眼狼来出来。

至于后世那个名义上打着共和国的旗号,实际上已经成了封建世袭制,除了伸手要钱、要粮食援助之外,就是时不常的搞出点动静给世界看的朝鲜政府绝对不能在出现。至于能否改变战后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这点杨震倒不是太在意。

在杨震看来,对于一个惯于狐假虎威,刚吃了几天饱饭,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这么一回事。以剽窃为己任,狂妄自大,甚至整个民族都带着一股病态的心理,分裂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打定主意的杨震,看着一脸错愕表情的李延平后,突然想起了自己忽视了一个人。那个人能在军队中延安派和苏联派占据大多数,文官中也不占优势的情况之下,利用自己在抗联时候的基础,以及朝鲜民族情绪成功的清洗了这两大派别,绝对有一定的手腕。这个人绝对不能再让他带兵了。

看着一脸错愕表情的李延平,杨震犹豫了一下后道:“这样,在原二军六师不是有一个叫做金成柱的师长兼政委吗?让他担任这个独立师的政治部副主任。至于姜建同志,不是原来的一旅政治部主任吗,那就调到他到后勤部,接替张镇华担任政委。至于李泰一不要在一分区了,他不是军事干部出身吗?调他到二分区任参谋长。”

说到这里,杨震沉默了一下对李延平道:“你与一路军商议朝鲜独立师的人选时候,转告魏政委一句话。就说我请他多看一下中日两国几次战争的经过,以及多考虑一下战后东北边防的格局。我想他们会明白我的意思的。”

想通了再来找我

在李延平看来,杨震不与任何人,尤其是一路军的领导商议,甚至有些是独断专行的敲定朝鲜独立师的师指挥部人选,这实在有些让人难以接受。但杨震最后一句话,却是让他有些多少摸不清楚头脑。

小鬼子现在远还未赶走,军区现在虽然取得了极大的胜利,但仍旧被封锁在整个东北的一隅。这抗战胜利还不知道猴年马月那,现在考虑战后的边防格局是不是有些太早了。在李延平看来,这个朝鲜独立师的组建更应该按照整个东北战局来看。尤其是应该服务整个东北战局的发展。

在东北的一百多万朝鲜人虽然分布范围几乎遍布整个东北,但是大部分人还是集中在与朝鲜本土接壤伪间岛、安东两省各县。那里又是一路军主要的活动范围之一,一路军中的朝鲜同志在那一带还是有一定的威信。用一路军的人担任师长、政委,可以更有效发展部队。

李延平虽然有些对杨震这种过于长远的想法不以为然,对于杨震这种略显得有些过于霸道的作风也相当不满。但杨震说的没有错,作为中央点名的东北局负责军事的书记,他有这个权利。

想了一下,李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