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616节(1 / 2)

加入书签

柳苇还没有从这个方向思考过。

她又去搜小课堂了,就像她演姜寅时一样。但这一回,她看的不止是雍正的介绍,他的妻妾都是谁,她还看了清朝奴隶统治,清朝的八旗制度,等等。

她有她的课要上,陆北旌也去上课了。他要重新学骑马,穿戴披挂,射箭、蒙古摔跤、书法、绘画。

还有学满语和蒙语。

柳苇愣了。

她急切的问:“我要学吗?”

柳无眉:“不用啊。”然后想了想,“可以学几句短语,会念满语名和蒙语名,别的就不用了。”

幸好剧组有满语和蒙语的老师,她去听了几堂课,把课都录下来,自己回来慢慢背。

陆北旌就比较惨,他要学写满语和蒙语,要背的内容也比她多。

他说:“我不是背的最多的。有一个演员是蒙古族,他演五阿哥,他就是因为会说蒙语才入选的。”

柳苇:“五阿哥会说蒙语?”

陆北旌:“五阿哥是太后养大的,蒙语比满语和汉语都好。”

他发现她的坐姿有些怪。

她侧坐,但是正面对着他,低着头,眼睛从下往上看他,显得眼睛又大又萌,楚楚可怜。

……入戏了。

唐希过来送东西,回去后对孔泽兰说:“陆哥吃饭坐得比我上课都板正,腰上跟插了块铁板似的。还有苇苇,总是歪着头看他,特别可爱。”

孔泽兰:“俩都入戏了吧。”

唐希:“还挺好玩的。”

衣服做好了,柳苇去试妆。

早期的清朝服装是短的,袖子、衣摆、裤子都短。

她的衣服用的是真正的丝绸,每一件都漂亮的可以当艺术品,据说是根据馆藏复制的,还有当时宫嫔留下的衣饰记录,怎么裁用什么料子是什么绣样,尽量是按史料复制。

她一边试一边流口水,想买!

但这种衣服以后穿的机会很少,不像《燕燕》的旗袍实用性高,买回去也就是挂在衣柜里积灰。

但是这种复刻馆藏的机会不是那么好碰的!

她还是提出了买下所有自己的戏服的要求。

柳无眉很高兴,“你喜欢当然可以呀!”

然后就是化妆。

化妆品也是按照当时的化妆方式尽量做到了相似。

柳无眉:“宫妃平时夏季用粉,冬季用香脂。平时用的东西就是腮红、眉笔、口红和发油。其实很简单,你可以试试。”

她就在柳无眉的指导下使用这些摆在妆台上的小东西。

用着用着,她习惯性的把口红膏在嘴上揉过后,把残红在眼皮上也涂上了,眉笔也是画过眉后,顺手就在眼尾拉了一笔。

柳无眉没吭声。

柳苇画完,对着镜子照一照,嗯,她平时自己画也就是这些步骤了。

腮红膏拍在手掌内侧后,也是按在脸颊两侧。

镜中——铜镜——出现了一个艳丽无双的美人。

柳苇反应过来:“这样行吗?”

柳无眉笑着点头:“可以啊,怎么不行?粗糙的化妆手法只有在真正的美人脸上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美人不需要无暇的妆。

美人的妆再粗糙也只是替她锦上添花而已。

于导不在,他去选角了。

电影里最重要的配角就是康熙皇帝和诸位阿哥,以及后宫的诸位妃嫔。

于导的要求是贵精不贵多。

于导:“出场少才要求他们必须一站出来就能让人认出谁是谁。不能让观众糊涂。”

陆北旌因为有对戏的需要,也离组去配合选角了。

她这边也需要配合选角,除了李家诸人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四爷后宫的女人们了。

柳无眉在她这边跟她说:“因为你长得很漂亮,我选其他演员就方便了很多。”

有时女主角的颜值不够,配角颜值就必须下降。这对喜欢选漂亮演员的于导夫妻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

——为什么不能都要帅哥美女呢!

因为于导夫妻这坚定的颜狗政策,他们的电影虽然以小情小爱著称,没有太艺术的追求,但是于导的电影却是人人想上的——因为他会把男人女人都拍得很漂亮。

如果曾经有一个演员号称颜霸,但他竟然没演过于导的片,那他这个颜值就要打折扣的。

于导非常擅长发掘美人。但凡圈里出了一个美人,不论男女,于导是想尽办法也要把人给找来演他的片。这几乎就是他的招牌了。

以前陆北旌是这样。现在她也是这样。

她一进于导的组,圈里都是瞬间接受了。

柳无眉笑着说:“都说老于早就该把你找来拍片了,我们这个本也算是变贵重了呢。”

《清宫》这部戏写出来后是遇了冷的,因为清宫戏已经不流行了,现在流行的是韩式的现代时装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