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541节(2 / 2)

加入书签

以这两位一直都是文斗,没上升到武斗,也就在朝上吵来吵去。

大臣们被这两人折腾的苦不堪言。

然后,皇帝想了一个招,他告皇后有异生子。

就是说皇后生了一个不是他亲生的孩子。

谁呢?

皇储。

他自己的长子。

理由是皇家血脉第一胎应该是女儿,这生出来一个儿子,肯定不是他的。

在没有任何科学技术支持,仅凭猜测,居然取得了大臣们的支持。

皇后不服,问题是她也解释不了皇帝自戴绿帽子来黑她的勇气是从何而来,假如不是皇帝说谎,就只能是真的了。

最后皇后进纺织院织布去了,长子被宫,去修桥铺路了。

皇帝获得最后的胜利,可喜可贺。

放在以后的朝代,那可能就该把真爱抬上来了,要是一般的历史剧也该这么演了。

但皇帝真的就是为了夺权才跟皇后斗,不是爱上别的女人要送她当皇后。斗倒皇后,他神清气爽,终于可以安安稳稳的当自己的皇帝,没有人来跟他分权了。

但是女主角,姜寅出场了。

她是第三女,本来好好的做自己的公主,很是自在逍遥。

本来也没她什么事啊,她也不是皇储,就是皇帝关了皇后和长子,也没有杀,不杀人这个习惯一直都在,犯罪就去干活。她送走皇后和哥哥,就等着自己的处置,是不是还让她当公主啊,还是也去纺织院干活呢。

然后,当时负责处理皇后身后事的官员上表问皇帝,除了长子之外的这些孩子,您想怎么处置啊。

皇帝可能是心软,也可能是心虚。总之,他没有让姜寅去纺织院当女工织布织到眼瞎,而是让她进宫当宫女了。

虽然没了公主的身份,但总比进纺织院干活强吧。

这么一丁点的慈父之爱,给了姜寅机会。

她趁着替皇帝添茶守灯的时候,拿铜锣把皇帝给敲死了。

以锣击首,致惨死。

她把皇帝敲死后,坐下来用皇帝面前书案上的帛纸和笔墨,替自己写了一道承天继圣的诏书。

大概意思就是父死我继。

我爹死了,该我当皇帝了。

然后把诏书送给了当时的几位大臣,人人有份。

大好的春光,大臣们在家里悠闲度日,终于皇帝和皇后的十年争端告一段落,好日子要来了!

就接到了这封要命的诏书。

大臣们进宫时,姜寅已经住进了皇帝的宫,先皇的尸首也被侍人们好好的收敛了,她正在指挥宫女给她把先帝的龙袍改一改好穿,突出一个过年穿新衣的快乐。

大臣们进宫面见时,她连笑容都收不住。

面带喜,尤不尽。

大臣们面如菜色,可……已经没有人选了。

皇后在纺织院,而且是先帝贬进去的,再说先帝已死,现在皇后也不可能生出新的继承人了。

原皇储刚切过,还躺着。

姜寅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也在宫里当宫女,听到姜寅的所作所为全吓瘫了,没有一个看起来有帝王之相。

姜寅人如其名,在当公主的时候就有点疯,属于顺者昌,逆者亡。

她当年因为排行不得为帝,少女时在宫中曾言若为帝,必置百夫院。

我要当了皇帝,盖个宫殿放一百个帅哥进去!

突出一个昏君气质。

但怎么说呢。

大臣们对女帝接受良好。哪怕商朝已经有不少男帝了,但女帝继位时,大臣们一般都没有意见,甚至更乐意女帝继位。男帝想继位要么是捡漏,姐妹死了,要么就要过大臣们的九九八十一关,不把大臣全压服了,不可能顺利继位称帝。

先帝就是捡漏的,他是姐姐崩逝,妹妹太小,得继皇统。

至于昏君,这算问题吗。

大臣们对昏君也接受良好。

百夫院什么的,一座不够盖两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