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447节(2 / 3)

加入书签

但在这个场上的时候,还就是他们这些演员看起来才【正常】。

【祝颜舒】烫着一头小卷发,卷子整齐的拢在肩头。

她的脸上用的是很明显的粉,而不是粉底液,有很明显的粉感,却并不显得夸张,虽然白,却白得很恰当,面如敷粉,其实是个褒义词,白色的妆粉敷得好,非常提气色。

她的眉毛是剃过后重画的,黑黑的、细细的、弯弯的。

红唇火亮,腮红打得也很重。

这样的妆按说是重的,但事实上看起来却不觉得浓妆,粉光脂艳,华丽得很。

她穿一件孔雀绿的旗袍,披一件薄羊毛披肩,脚下穿着丝袜和一双黑色的小皮鞋,这种鞋好像叫玛丽珍鞋?

【杨玉蝉】穿的是女学生裙,就是民国最常见的学生装,上袄下裙,上身浅蓝,下裙深蓝,穿一双白色棉袜,再加一双布鞋。

她就是普通上镜妆,在镜头里看就是没化妆,胸口别着校徽,梳了一条辫子垂在身后。

柳苇穿的是一件白色底,浅蓝与浅红色相织条纹的丝绸旗袍,白色袜子,粉金色小皮鞋。

【张妈】的头发重新染了,杂灰杂白,梳得很整齐,在脑后盘一个发髻。她穿上袄下裤,上衣是黑色,下裤是深蓝色,布袜子加黑布鞋。

四个人里,只有【张妈】和【祝颜舒】戴了首饰。

【祝颜舒】耳朵上戴一对珍珠耳坠,手指上有一只红宝石戒指,脖子上带一条长长的金项链,一只手上还戴着一只表。

回忆录里只对这只表有过描述,说过它是劳力士。剧组肯定不能真搞一只古董劳力士过来,所以这只表应该是道具组的功劳。

其他的首饰就是剧组自己的发挥了。

柳苇对首饰配带不太懂,就记得好像有个说法是不能戴杂了,要戴就戴成套的,是珍珠就全是珍珠,是宝石就全是宝石,是黄金就全是黄金。

【祝颜舒】这一套这么杂,应该是为了显示祝家没什么钱,凑不齐一整套的首饰了才这么用。

【张妈】是耳朵上戴着黄金耳环,手指上有一枚缠了红绳的黄金戒指。一看就幻视了曾经见过的许多位老太太。

【杨玉蝉】身上的首饰就是她的校徽了,这也很符合姐姐的人设。

【杨玉燕】身上就是什么都没有了。

回忆录里,祝女士提过的她的首饰除了母亲相赠的一对黄金耳饰和一条金项链之外,全都是她的丈夫送给她的,有一串珠子,一个手表,一个订婚戒指,还有一根钢笔,一个粉盒——没有粉饼。

唉,看来祝家真的很穷啊。

柳苇感叹,有钱人穷了以后跟穷人也没什么区别。祝家就是这样。

这样一排人站在一起,显得只有她仿佛是比别人多吃了两袋肥料。

王导早就想好了,先指挥柳苇坐在沙发上,再让【祝颜舒】站沙发一边,【张妈】站【祝颜舒】侧后方,【杨玉蝉】站在另一侧,更靠近镜头一点,这样显个头。

柳苇就盘腿塌肩托腮,其他人都是好好站着的,就她坐着,还不肯好好坐。

——抢镜,这是抢镜。

不能怪她,这是本能!

老师纠正了她那么多错误,就对抢镜这个不管,显然希望她发扬光大。

王导就发现不管从哪个方向拍,从【祝颜舒】的方向拍,【祝颜舒】在瞪【杨玉燕】,视线焦点是【杨玉燕】

很好,演员会自己找人设,不错不错。

从【张妈】方向拍,【张妈】也在看【杨玉燕】,于是视线焦点又回到【杨玉燕】身上。

不错,都很懂嘛。

从【杨玉蝉】这个方向拍,因为人设,她需要目视前方,做坚定状。

柳苇很习惯的配合角色做塑造,没有抢她的镜头,而是为了塑造反差,在背景里打了个哈欠。

——抢戏……

王导很喜欢打哈欠这一张,虽然柳苇嘴大张脸都变型了,让整个图的意思更加鲜明,突出了【杨玉蝉】的人设。虽然有些抢戏,但是这一张里她很配合的做了配角该做的事,就是突出主要人物【杨玉蝉】。

只能说演员会抢戏是本能。

她做了太久的主角,已经无法改掉这个习惯了。

而且这回她又是主角。既能配合配角表演,又能不失自己的特色,这是双赢啊。

王导把这些素材拿给费丙汤看。

费丙汤说是不会导不会拍,但他的审美是一流的,他一眼就能看出这些照片里谁最出色,哪怕故意放在角落里了,也能显出来。

费丙汤服气了:“怪不得你要用她。这个演员很适合镜头啊。”

王导:“这样的演员怎么拍都不用担心她会在镜头里消失,她的容错率很高。”

费丙汤懂了:“意思是小导演去拍也可以,不是只有大导才行。”

王导:“我当时拍《夏日》,全程没给她一句词,全部镜头加起来也不到十五分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