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75章(1 / 2)

加入书签

“笑死个人了!画个直线,还问我会不会?”张一峰沾了点墨,学着往纸上一划拉。

很好,很直,很显色!

张一峰沾沾自喜。

【不看不知道,原来真有这么大差别啊】

【我没了解过书法,这么一看,好像确实有大学问啊】

现场观众窃窃私语,表情复杂。

这样的反应令张一峰迟疑。

他看了眼自己的直线,再看一眼余林深的直线。

差距被对比得一目了然——

余林深示范的直线,落笔顿挫,行笔沉稳,收笔利落。

所以一条横线头尾相当,用墨均匀,从头到尾几乎没有断点,看起来十分流畅。

而张一峰画的直线,虽然很直……

但头重脚轻,中段更是像炸毛般,能看出数处断色。

“等等!我刚才不知道要写成你那样!我再来一次!”

张一峰赶忙换了张新纸,开始注意自己手上的力道,均匀用力。

这回好了,从头到脚的用墨都非常均匀……

但整个线体歪歪扭扭,头尾更是不在同一个高度。

张一峰:卧槽!

观众:有说法啊!

仅用一笔横线,就让对手感受了一把书法的初级门道。

一个专有名词没说,就让观众领悟了一回书法的艰深之处。

余林深却不打算就此收手,乘胜追击道:“下一步,我们来画圈。”

“画圈?”这回,张一峰没那么鲁莽,认真先看余林深的示范。

“你一会儿可以用两只手。”余林深虽这么说,自己却将另一只手背到身后。

与画直线类似,用墨点入纸上。

区别是,笔头随着悬腕婀娜扭动,在纸上走出接近完整的圏后,一个急拐,往下套出另一个圈。

一圈引一圈,这么往下蜿蜒,圈体的粗细几乎没有变化,只有墨量随着行笔逐渐变淡。

直到走完两列圈,约有十六个,余林深才停笔,说:“你可以试一下。”

张一峰起身,也学着只用一只手提笔。

但笔头在纸上犹豫了一下,他感觉自己看明白了,又好像没看懂。

等笔头落在纸上,他这才体会余林深行云流水的姿态内,藏着对手部怎样严苛的把控。

因为张一峰自己的手指、手腕和手臂,简直像在打架——

要么用力不均,同一个圈此肥彼瘦;

要么用力过猛,墨水走了两个小圈,到第三个就呈现人家第十个的浅色;

要么尾劲不足,一开始还很细的圈写到后来越来越粗,提不动笔般黏在纸上。

人家是练过的,不行我用两只手吧?

张一峰心里想着,开始两手提笔。

可这样,也还是不行。

左右手惯用的力道不一样,这圈越画越失控。

毛笔头在纸上炸毛般干涸时,张一峰感觉自己的心也烦躁起来——

一瞬间,他看清了自己和余林深在用腕用指经验上的差距。

平时自己也用筷子,也握笔……

可一提毛笔,这手就不像自己的了!

要练成对方那种程度,那种不只是画圈,而是真正书写的程度……

要练成对方刚才手指舞时,对每一处肌肉都精准掌控的程度……

需要多少年?

再来!再来!

多练几次也许就好点了呢!

张一峰不死心地继续尝试。

可越尝试,挫败感就越明显。

“深呼吸,感受气体进出你鼻腔时的温度变化……”

旁边传来一个无情绪的、温和指引的声音。

像是被丢了求生绳的溺水者,张一峰没来得及判断,先下意识跟着对方的指令行动。

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自然就忽略了感受焦虑情绪。

随后,张一峰又听见对方说:“画圈的时候,可以试着慢一些。也不用要求自己画多少个,一个两个,只要你满意,那就是令人满意的成绩。”

按照指引所说,张一峰重新蘸墨,再次落笔。

这次,潜意识不再要求自己写得和余林深一样多。

张一峰缓缓勾了四五个圈,觉得累了,就收了手。

这回的走笔感分外丝滑,那几个圈的匀称度看起来也很顺眼。

就几个小圈,竟莫名让张一峰感觉很有成就感!

张一峰兴冲冲地抬头打算炫耀……

却在和余林深对上视线时马上板下脸。

卧槽,我是不是把余林深的指引听进去了?

我刚才是不是被蛊惑了!

张一峰面如土色。

他感觉自己不仅输了比赛,甚至还在无人知道的角落,丢失了所有尊严。

这一场比赛的结果毫无悬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