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51节(3 / 4)

加入书签

事可不能瞒着我们,一定要说,知道吗?”

顾清重重点头,“知道了,时乐哥哥,那你记得和我娘说我好好的。”

时乐也点点头,这才告辞离开。

这会儿已是黄昏,两个村子有一段距离,时乐和顾朝朗不约而同加快了脚步,争取能在天黑前赶到家。

两人走到青塘村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路过顾大伯家时,两人在外头喊了一声,等李秋芳出来开门,时乐将今日所见所闻都和她说了一遍,尤其是顾清的话,时乐一字不落地和李秋芳说了。

顾清出嫁没多久,李秋芳心里一直记挂着,此刻听了这些话,才算有些心安。

时乐说完,顾朝朗又冷不丁添了一句,“那人瞧着是个踏实的,家里柴火堆的满满的。”

时乐和李秋芳两人齐刷刷地看向顾朝朗,脸上都是诧异,只顾朝朗面不改色,还点了点头。

时乐和李秋芳顿时笑开了,方才的伤感都散去许多,两人又扯了些闲话,时乐才告辞离开。

此时天已经全黑了,只有些星子在闪烁着,路都已经看不清了,顾朝朗伸手揽着时乐,两人慢慢地往回走。

回到家,两人也没有烧水,就用院里的冷水洗漱了就回屋歇下。

次日,两人又开始忙碌,上山砍柴,下田追肥,地里除草,都是细碎的活计,干起来却不容易,一忙就是一整天,眨眼间已经六月中旬了。

断断续续下了几日雨,山上的菌子已经开始出了,菌子种类繁多,颜色各异,红的,绿的,白的,黄的,有的味道极其鲜美,甚至能拿去镇上卖,价钱也高,一斤能卖十多文钱,有的则有毒,吃了会腹痛,还会口吐白沫,甚至死亡,所以捡菌子也是一个技术活。

田地里的活计不忙,最近又是雨水天,两人早上就放下活计,上山捡菌子,既能自家尝尝鲜,遇上好的还能拿去镇上卖了添补家用。

今日天上飘着小雨,远处山上雾蒙蒙的,天不亮时乐和顾朝朗就起床洗漱,拿上篮子,披上蓑衣,准备上山去。

雨天山路湿滑,两人沿着山路走了约莫一柱香,就换了一条小路,开始在树林间穿梭,尤其是松针覆盖处,用木棍一挑就能发现下面藏着圆滚滚的一朵菌子。

顾朝朗小时候就常往山上跑,往年这个时候也会上山捡菌子去卖,知道不少菌窝,这棵松树脚下,那丛杨梅树旁边,这边山坡脚,那边山坳处,两人一边走一边找,有扑了空的,也有一下就找到十几朵的,一早上心情起起落落,好不有趣。

越往深处走,地上青苔越多,加上枯枝落叶,更是湿滑,时乐已经摔了两回了,幸好地上都是厚厚的落叶,也不疼。

从时乐摔跤后,篮子就是顾朝朗拎着了,两人隔得不远,时乐捡到菌子就喊一声,然后顺着声音去找顾朝朗,有的时候捡到的多就是顾朝朗过来找时乐。

捡菌子虽然累人,但也是一项让人心情愉悦的活动,爬了许久的山终于捡到一朵菌子,或是不经意间一转头,就发现后头有好几朵又大又肥的菌子,仿佛是在那里等着你去捡它,都让人开心不已。

偶尔也会有些懊恼,一时不注意就会把落叶看成菌子,兴冲冲地跑过去,却只能茫然四顾,还有好多以前没见过的,也不敢捡,最让人难受的是看到十分值钱的菌子,过去一看却发现里头已经被虫子吃空了。

时乐和顾朝朗今早运气还算可以,虽然没有捡到价钱很高的菌子,但是捡到了许多味道不错的,有会流出白色汁水的可以生吃的菌子,还有口感嫩滑的,味道有些像鸡油的,各式各样在。

这些其实也是可以卖的,四五文钱一斤,不过今日是两人今年第一次上山捡菌子,时乐和顾朝朗就决定都带回家自家吃,明日捡到的再拿去卖。

两人下山时已经接近正午,顾朝朗拎着两个篮子走在前头,时乐就跟着他走,手里还拿着一根粗木棍,路滑的时候可以杵一下。

回到家没急着做饭,两人先把蓑衣脱下来晾着,就回屋换衣裳,今早的雨虽然不大,但是山上的树叶上到处都是水,两人在山里转了一早上,这会儿已经湿透了,只有后背披着蓑衣的地方还是干的。

换过衣裳,顾朝朗去灶房烧火煮饭,然后从水缸里打水回屋洗菌子,时乐就在檐下洗衣裳,也不用澡豆,只需把上头沾到的泥搓洗干净就成,明日上山还能接着穿。

等衣裳洗完晾在檐下,时乐把木盆收好,就三步做两步跑到灶房帮忙做饭。

顾朝朗已经把菌子洗干净并且用手撕开了,时乐可以直接做,今天是第一回 吃,时乐特意做的煮菌子,顾朝朗就坐在灶台前烧火,煮菌子十分关键的一步就是火要旺,煮出来才好吃,并且不会中毒,另外就是要往里头搁两瓣蒜,如果蒜变黑就证明今日没做好,菌子不能吃了。

不多时,鲜美的菌汤就上桌了,时乐又做了一个清炒白菜,两人就开始吃饭,顾朝朗先夹了一点儿菌子吃了,害怕万一没做熟时乐吃了肚子疼,顾朝朗吃完又等了片刻,没发觉哪里不对劲,这才让时乐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