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26节(2 / 3)

加入书签

坐在外头晒太阳也好,放在屋里午睡也不错,不知道为什么,顾朝朗总觉得时乐肯定会喜欢,算了,还是明日问问时乐的意见……

翌日正午,顾朝朗同往常一样,刚从山上砍柴回家。

时乐今日做的是杂酱面,不过他肉酱放得不多,倒是放了好些白菜,面里还滴了几滴花椒油,鲜香可口。

吃过饭,时乐留在家里,顾朝朗则拿上竹筐镰刀往河边去,腊月将近,天寒地冻,河边自然生长的茅草已经变黄干枯。

顾朝朗一直想不通一个问题,种地的农民一年四季小心侍弄地里的庄稼,除草施肥样样俱全,然而大多时候都是收成一般,甚至连植株都不粗壮,但是河边四处生长的茅草却十分高大,枝干也粗壮。

不过此刻这个念头只在顾朝朗脑海里一闪而过,他寻了个平整的地方将竹筐放下,开始割茅草。

河边茅草很多,顾朝朗特地挑选了粗壮高大的茅草,一刻钟的时间就装满了整整一竹筐,干枯的茅草重量很轻,顾朝朗在装满竹筐后,又用稻草捆了两捆架在上面,这才回家。

顾朝朗到家后把茅草卸下来放在院里晒着,又拿上竹筐往外走,虽说只是搭凉亭,但是一筐茅草也远远不够,顾朝朗打算多割一些,铺满屋顶后再铺一层,防雨效果更好。

时乐正在檐下做鞋子,瞧着顾朝朗进进出出,突然有些静不下心来,起身将针线篮子收回屋,去后院拿上耒耜和小竹筐就往竹林去。

他今日突然想起后山脚下的竹林十分茂密,应该是有冬笋的,之前忙着一直没想起来这一茬,不然应该在刚进冬月时就去挖笋子,现在已近腊月,不知还有没有。

冬日的竹林地面上覆盖着许多枯黄的竹叶,但竹枝上的叶子依旧碧绿,有着与萧瑟深冬不相匹配的旺盛生命力,正是下午,阳光透过竹叶,斑斑点点地洒在地上,煞是好看。

不过片刻,时乐已经踏入竹林深处,他一边用耒耜扒开地上的落叶,一边弯着腰往四处看。

冬笋与春笋不同,春笋是春天发芽出土,表面软毛旺盛,颜色发黑,往竹林里随意一瞥就有可能找到,冬笋则是冬天藏在土里,表皮是金黄色,十分紧实,个头也小。

时乐找冬笋的技巧是以前和他爹学的,竹林里地上有缝隙的地方,顺着竹鞭生长的方向,还有粗壮的楠竹下方都有可能有竹笋,还有一个方法是根据竹子的朝向,向阳的地方竹笋相对会比较多。

他还记得他小时候特别喜欢跟在他爹和他哥后头去竹林里挖笋,他个头小,手上拎着他娘特地找人给他做的超小号竹筐,另一只手拿着细木棍,一边走一边往地上到处戳。

其实那个时候他根本不会怎么找竹笋,戳到有坑的地方就站在原地大喊,叫他哥过来挖。

十次有九次半没有,还有半次是因为那根竹笋已经长出来了,一眼就能瞧见,所以每次他哥挖完都瞪他,还说再也不帮他挖了,但是他下回再喊的时候他哥还是会过来。

不过现在他已经充分掌握挖笋的技巧了,踏进竹林不久就挖到一根竹笋,竹笋不远处有不少小坑,应该是村里人来挖笋留下的痕迹,时乐扫了一眼也没在意,继续四处找笋。

陆续挖了五根竹笋,貌似就将竹林里的笋都挖完了,时乐在竹林里转悠了许久也没有再找到,只得提着竹筐回家。

顾朝朗刚背着竹筐回来,两人恰好在门口相遇,时乐赶忙上前一步把门打开,等顾朝朗进去他才迈步跟上,还顺手把门也带上。

时乐瞅了一眼已经铺满大半个院子的茅草,疑惑道:“这么多茅草还不够吗?”

顾朝朗卸下竹筐,回道:“差不多了,再去割一筐,到时候多铺一点才结实。”

时乐点点头,把手里的竹筐往前递了递,笑着道:“瞧我刚挖的竹笋,今晚我们吃油焖笋。”

顾朝朗也笑着应了,转身把竹筐里的茅草都抱出来铺平晾晒,又背着竹筐出门。

时乐把小竹筐里的竹笋木盆里,随后把竹筐和工具收到后院,才回到灶房剥笋。

刚挖回来的笋沾了许多泥土,时乐舀了两瓢清水把笋洗干净,然后一一放在案板上,剥笋要先用菜刀在笋壳上用力划一下,再从切口处用手把笋壳全剥干净。

时乐挖笋挖的深,笋头太老,还要把笋根部切掉,随后用菜刀把笋上比较老的节修理干净,修到看上去光滑白胖就可以了,修好的笋冷水下锅煮近一盏茶的时间,这样可以去除冬笋的麻涩味,让笋味道更好。

煮笋的时间里时乐把灶火也点上,开始淘米煮饭。

煮好后的笋捞出来浸冷水,切块,再把蒜末葱花也备好,就可以起锅烧油,炒香蒜末,放冬笋翻炒,加入酱油,糖粉翻炒,倒入热水盖上锅盖焖半盏茶的时间,大火收汁,撒上葱花,起锅装盘。

时乐拿好碗筷,从灶房探出头招呼顾朝朗吃饭,抽空还尝了一口油焖笋,质地脆嫩,一口下去在嘴里咯吱作响,口感鲜美,清香爽口。

见顾朝朗进来,时乐开心道:“快过来吃饭,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