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24节(2 / 3)

加入书签

六十八文钱,至此,今日卖柴火的钱只剩下八十五文。

往前走路过卖吃食的摊子,时乐又停下买了几个包子,今早卖柴火的时候忙着,都没来得及去吃东西,一直到现在。

时乐将东西放了一些在篮子里拎着,放不下的就用手拿着,今日买的东西有些多了,拿着很沉。

顾朝朗在路边等着,许久还不见时乐出来,想起今日要添置的东西突然有些后悔,应该和时乐一起去的,那么多东西也不在时乐能不能拿得动。

他有些坐不住了,一直往路口看,有些犹豫要不要把车寄存上然后回去找时乐,又担心两人遇不上,只得在原地打转。

远远瞧见有人过来,定睛一看果然是时乐,他回头看了一眼推车,四周无人,也不用担心,就快步向前去迎时乐。

伸手把东西都接过来,才低声道:“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该和你一起去的。”

时乐揉了揉手腕,笑着道:“都是冬至就要用上的东西,不算多,也没有很重。”

顾朝朗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两人往前走了两步,时乐才想起来买的包子在篮子里,伸手拉着顾朝朗的胳膊,把篮子里的油纸包拿出来。

拆开油纸包先递了一个给顾朝朗,顾朝朗本想着等会再吃,这会儿手里拿着东西不方便,见时乐伸着的手没动弹,只得把东西都换到右手拎着,左手接过包子吃起来。

时乐自己也吃起来,余光还看着顾朝朗,见他快吃完了马上又递过去一个。

短短几步路,顾朝朗已经吃了两个包子,等把东西都放到推车里,两人也没急着走,就站在路边把包子都吃完了才准备回家。

顾朝朗在前面推着车,时乐就空着手跟在一侧,寒冬凛冽,道路两侧的田地都是空着,风里都带着泥土的气味。

时乐这会儿穿着两件棉衣,身上倒是暖和,只双脚冰凉,不由跺了跺脚。

顾朝朗见他跺脚,低声道:“今日该买些棉花,你做一双棉鞋才是。”

时乐也点了点头,懊恼道:“一时忙忘记了,我鞋样子都准备好了,就等着这几日做棉鞋的。”

说完又叹了口气:“算了,过几日再去也是一样的。”

此时两人已经快到村子了,也不好再折回去,只默契地加快脚步往家里赶。

回到家,时乐摆摆手让顾朝朗把东西拿回屋,就直奔灶房,三下五除二把火生上。

又招呼一旁的顾朝朗过来,等手脚都烤暖和了才开始处理桌上的东西。

香烛纸钱都收回西侧屋,鱼和肉先用盐腌上,明日就是冬至,上回忘了问大伯母是早上就去还是下午,若是早上,得今晚就把肉做好。

时乐洗了手又坐到火塘边烤火,侧头对顾朝朗道:“我等会儿去问问伯母明日祭祖的事儿,你可要一起去?”

顾朝朗摇了摇头,时乐也没说什么。

这会儿已近黄昏,时乐也不耽搁,等手暖和起来就起身出去了。

顾朝朗坐了片刻,也站起来回屋拿了银钱出门,天气越来越冷,时乐又是怕冷的,没有棉鞋可不行,他脚程快,最多酉时就能买回来。

他路过顾大伯家时往里看了一眼,门关着,时乐已经是进去了,天冷也不好在门口说话。

顾朝朗瞧了一眼就往村口去了,冬日里镇上的铺子关门早,得快些去。

正如顾朝朗所料,时乐本想问完就回家,硬是被伯母李秋芳拉着进屋了,她家灶房里也生了火,顾清和他嫂子都在,见时乐进来都站起身和他说话。

说完又拉着时乐坐下,此时李秋芳已经端着瓜子和茶水过来,时乐拒绝不过,只得伸手接了。

坐了小半个时辰,已经到做晚饭的时候,今日天气不好,一整天都没有太阳,这会儿外头已经有些昏暗。

见李秋芳已经准备做饭,时乐又站起身告辞,说什么也不肯留下,最后一家子送着他出去。

来到门口,李秋芳拉着时乐的胳膊道:“你这孩子,在伯母家吃饭怎么了,硬是不肯,算了,我也不强留你,明日下午才去祭祖,你和朝朗正午就过来,我们吃过饭再上山。”

说完就看着时乐,见他有些犹豫,又接着道:“这可不准再拒绝了,明日我叫清哥儿去叫你们。”

时乐连忙摆手,再三保证自己和顾朝朗肯定按时来,不用顾清去叫,这大冷的天出去可不好受。

李秋芳这才同意,目送着时乐离开。

时乐回到家门口见院门上着锁,一下瞪大了眼睛,顾朝朗这是出去做什么了,他想了半晌没想明白,从墙角一个夹缝里找出钥匙开门进去。

这也是他们俩的小习惯,出门难免有忘记带钥匙的时候,就留了一把钥匙在这,用油纸包严实了塞到夹缝里,不细看完全发现不了。

回到灶房,火塘里的火还燃着,上头有两根栎木,应该是顾朝朗出门时放的。

时乐摇摇头坐下,开始想今晚要吃什么,刚吃过包子不久,他这会儿不算饿,想了许久才决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