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131节(2 / 3)

加入书签

臣们虽然一个个的都表明他们是信任韩彻的,但同时也借此给韩彻贴上了一个他所谓的“清者自清”的标签。

接着,便是引诱韩彻来自证清白。

韩彻要是不配合,那就是做贼心虚,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韩彻要是真配合了他们,那他们的目的显然也达到了。

因为就如之前三娘所猜测的一样,这些人除了打压和向韩彻寻仇,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夺取韩彻手中的盐、茶两项使职。

他们实在眼馋惦记这里面所带来的重利已经许久了。

“自是不惧。”韩彻这时候也只能这么说了。

对方见状,满意了。

“陛下,韩大人亦无所惧,故臣恳请陛下彻查此事!”对方转向皇帝,躬身行礼后,声音洪亮道。

“臣也恳请陛下彻查此事!”

“韩大人一身正气,实应还他一公道!”

一些朝臣们再一次站了出来,纷纷奏请。

“……”皇帝沉默不语。

“陛下!”对方急切催促道。

然而皇帝此刻的心情,比起韩彻来得还要不佳。

也别觉得皇帝是时下最高的统治者,臣子们就都得听从皇帝的。可事实上,不管是什么朝代,臣子和皇帝之间同样也存在着相互牵制。

像这次的事情,明着是那些人在对韩彻出手,可未尝不是皇帝和朝中一些势力的一场暗地里的博弈。

韩彻等到这,心却终于能放了下来。

因为韩彻所担忧的,从来就只有皇帝的态度。比如说,皇帝受到了流言的影响,或者是一些臣子的弹劾言论。

如今看来,皇帝非但没有受影响,反而激发了他们一直存在的矛盾。这样一来,韩彻非但不用担心,甚至还可能因双方这场暗地里的博弈,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

“陛下竟这般信重那韩彻,可如何是好?”朝会结束后,王尚书府内的书房里,赫然出现了今日朝会上,最早站出来弹劾韩彻的那位言官。

“那韩彻颇有才干,陛下怎能不信重?”比起言官的满脸担忧,王尚书显得实在是沉稳太多了。

“可陛下对他这般信重,对咱们计划恐有不利啊!”言官急道。

“那又如何?”王尚书不急不缓道:“此事一出,陛下纵使再信重他,韩彻也得把盐、茶两道使职交出来了。”

抱歉,昨天没有更新,实在是我已经失眠快两个月了。

每天睁眼到白天,早上五六点才能开始睡觉,睡到下午或晚上,整个作息完全颠倒了。

最近这几天忽然就撑不住了,特别乏力,昨晚上属于近一个月来第一次晚上能入睡的。

掉转

在这个时代,消息过于闭塞,普通百姓连想要识字的机会都很难,也就完全谈不上对时务能有所了解。

再加上封建社会下,等级制度分明,一些地方上的百姓,他们甚至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自己所在地的父母官。

那么对于一个官员的好坏,大多数的百姓便都是取决于“听”。

也因为这个年代讲究的是口口相传,所以时人才会十分看重自己在外的名声。

王尚书那群人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以操控京城流言的方式,先在京城各坊间扩散,把事情闹大,再抓住这一点,安排人在朝堂上将韩彻弹劾了。

接下来,韩彻果然就如他们所预料的一般,选择了自证清白。

但也有一点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这一日早上,京城不少百姓才刚起床,就见到大街小巷上到处都是吆喝声。引得但凡碰见的人,便都听闻了一件对时下来说,都能称得上稀奇又有点震撼的事。

“我听闻,那位韩大人在朝堂上主动跟陛下请旨,让大理寺明日去他府上清查?”有那之前听闻过流言的百姓,便扎堆到一起议论起来了。

“这事我也听说了。”

“啧,你说这事是真是假啊?”

“我觉着韩大人是个好官,你瞧咱们现在吃的米粮,还有盐……可都是因着韩大人,才能有这般的便宜。”

“其实我也是不信那些个谣言的……”

“就是,若韩大人真是那样一个贪官,如今又如何敢这般派人大肆宣告的,让咱们去给他做见证。”

韩彻的名声本来一向来就很好,像这次的流言,刚传出来的时候,其实京城不少百姓是并不那么相信的。

但奈何流言传播得有鼻子有眼,比如勾结韩彻的王家商行,还有具体的勾结内容,乃至于过程,都称得上一句细致了。

不过眼下,韩彻既然敢派人在京城各坊间广而告之,甚至还邀请大家过去亲自瞧看,大家难免又愿意对他生出几分相信来。

这些消息很快便也传到了王尚书等人的耳朵里,对方既愤怒又震惊。

“他韩彻怎么敢!”

这年头,但凡是谁家里出了不好的事,都恨不得藏着捂着,半点也不吐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