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130节(2 / 3)

加入书签

所以对于魏林爱告状一事,李泽可是非常有印象的。

三娘这会眼里也跟着带起了笑意,在对着李泽笑了笑后,便又继续说道:“我笑话四娘怎么凡事就知晓告状,二兄当时听了却还夸了四娘,他说在外面受了委屈,知晓回来与自家兄长告状才是对的,说四娘这样做是非常的好。”

在与三娘眼神对上这一瞬间,李泽心头也跟着一动,嘴里还不由得轻声重复道:“跟兄长告状?”

“那是自然。”三娘直接露出一副这事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神态,紧跟着她怀里的孩子不知为何哼哼出声了起来,三娘便又赶紧低头去哄孩子了。

李泽这会便低头明明是在看着还在哄孩子的三娘,脑海里却浮现了小时候与自家兄长相处过的一些情景。

第二天,李泽一大早便去了太子府上。

当初,皇帝在正式登基后,没过多久就将嫡长子册立为了太子。

比起老皇帝在位期间的有意操纵,皇帝和皇后因为感情不错,一路走来也是相互扶持,使得李泽过去其实跟兄长的感情是很好的。

只是后来,人长大了,身份位置也随之大大的改变,身边来来往往的有心人也多了,然后就渐渐的有了看不见的一道隔阂。

所以,片刻之后,当作为兄长的李彦听着李泽对他做着小时候才有的一番告状,既气恼那些给李泽添堵,对他政务实施羁绊和阻挠的那些官员,但心里不知为何还生出了一丝因怀念而起的满足……

而后没过多久,这事也被宫中的皇帝和皇后知晓。

接着,李泽便发现,原来困恼他的一些事务,顿时就变得通畅了许多……

然而李泽这边的事情是顺利了,韩彻这边却开始面临起麻烦来了。

自打上次三娘回家跟韩彻提过有一些朝官在对皇帝谏言,请求撤销转运使一职后,没等几天,韩彻这边就也收到了确切的消息。

从皇帝并没有答应的态度来看,现阶段他还是想要用韩彻这个人的。

但显然,其他的势力这次却并不甘心只得到了这么一个结果。

皇帝会对韩彻如此的维护和重用,本质还是韩彻能给朝廷挣钱,而且是很多很多的钱。同样,其他势力这次会对韩彻出手,奔着的其实也是被韩彻掌握着的财政税收。

而且在军需这块,也一样受到韩彻很大的影响和依靠。

另外,除开政治方面的这些原因,也还存在着自身的利益。

眼下朝廷在吏治上的问题,使得整个国家的各项重要经济活动,往往都存在着一些资本雄厚的商行在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就拿最开始的盐政改革一事来说,当时韩彻没受到太大的阻力就得以实施,都是先借助松州救灾一事,有了实际的实验成果,证明了盐业一经改革后就能给朝廷带来极大的财政收入。

在整个实施中,因为消息的严守保密,兼之韩彻早前在官场上善顾及对方利益的圆滑处世等等,可谓是也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再适逢当时还正处于国库缺钱已经严重到极度匮乏的境况,被没钱所深深困恼的皇帝,还有一整个户部时刻都在迫切的渴望财政问题能得以解决,这才给了韩彻能上台行动的机会。

所以说,眼下盐业和茶业给朝廷带来的财政收入越高,对于一些世家大族来说,便越是想要将韩彻撤下,安排自己的人来取代。

既然明着跟皇帝请求撤销不行,那就只能采取其他的手段了。

官场上的政治争斗,往往都是无所不用其极。

也就在年后没过多久,有关于韩彻利用茶引大肆敛财的流言,突然间就在京城各坊间火速传开了。

这流言里面甚至还有韩彻如何敛财一些细节,比如说韩彻因在柏州任职刺史期间,与那王家商行实施官商勾结。

之后,韩彻被调回京城,双方也一直是保持着密切的往来。并且还在前不久的边引放开一定份额的实施中,韩彻收取其贿赂,给予王家商行远超于其他商行甚多的边引份额。

这事当初韩彻在实施前,其实是有跟皇帝做过文书报备,传出这流言的幕后人,也不可能不知晓。

但那又怎样?

纵使皇帝相信韩彻,也即便韩彻在这件事里清清白白,可流言只要一经传播出去后,这广大的悠悠之口就已是无从堵塞了。

于是,就在这一日的朝堂上,有言官以这份流言为由,站出来义正言辞的狠狠参奏了韩彻一本。

“臣恳请陛下彻查此事,以振朝纲!”

自证

虽说韩彻一早就对此做好了心理准备,要知晓在他穿越前所知晓的历朝历代里面,细数那些改革者,就没几个能得善终的。

然而真当流言起来时,作为此次事件主人公的韩彻,内心还是感到了沉重和悲叹。

还有因所处的时代而起的一份难以言说的无力感。

“定是有人在背后操纵这事……目的就是为了抢夺二兄的使职!”三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