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121节(2 / 3)

加入书签

爆销售下,京城这边的茶叶市场肯定也无可避免的会受到波动,不过这边的市场主要还是中高端群体。

虽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但实际上,茶叶对于时下大部分还在追求温饱阶段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又不像游牧民族生活在恶劣到离不开茶的生存环境下,便还属于不必要的奢侈品。

达官贵人追求的是享受,对茶的质量自然便会讲究,目前京城的茶叶从整体来看,也就只出现了小幅度的上涨。

不过中高质量的茶叶往外藩输入,这是迟早的事。

近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商队发现了茶叶在外藩的巨大市场,并陆续加入到这门生意当中去之后,韩彻收到的相关情报也随之越来越多。

对于所收到的这些情报,韩彻一直也都做到了每天都要尽可能的第一时间查阅完,并且把里面的数据还要再整理出来。

要知晓韩彻在各州县置备这些快骑和部门的意义,就是要给全国构建出一整个信息体系,好让朝廷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控各地的经济和市场动态。

所以在商队跟外藩和游牧民族进行茶叶交易,赚取大量银钱时,韩彻在京城一面接收这相关的情报信息,一面也非常不得闲。

除了要处理情报信息,韩彻还要忙不久将要到来的茶马互市的相关事务,以及造出茶树的种植技艺教导手册。

就像盐引发出去的数量,要根据食盐的产能来决定一样。茶叶互市的交易数量,也得根据茶叶的产能来决定。

好在的是,韩彻一直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决定做一件事之前,会提前把各方面都做出考虑,以及想出解决应对的办法。

这种习惯便也导致韩彻如今在官场上,得了一个心机深沉,远非常人所能及的名声。

尤其是先前那些个说韩彻懂得怎么做官的朝臣或世家大族们,更是没少在背地里这么说他。当初这些人有多信任韩彻,如今就有多提防、畏惧韩彻。

但这些情况对韩彻来说倒不是什么坏事,相反,这些大臣和世家大族越是害怕、孤立他,那么皇帝对于韩彻掌控着这么多项重要的使职权利,和来自于各地方官员对韩彻个人的听命服从,容忍度才能这般的高。

再说回正事,茶马互市里的买卖茶机构的设置地点,又是要依据茶叶重要生产的区域来做设置和展开工作的,对此韩彻还能参考这些商队主要购置的州郡来做择选和设置。

这些事务一通忙活下来,时间很快就进入到了腊月下旬。

最近京城的雪下得着实有些大,一些地方的交通运输也因为气候造成路况实在不佳的原因,出现了截断。就连皇帝这边,也取消了这几日的早朝。

韩彻也因此难得能闲暇了些,不过心情却并未见得变好。

这是因为在眼瞅着马上就要过年时,前些时日为了躲魏家那些旁支亲戚,而带着魏林一起跑回家来的四娘,这会正耷拉着张脸,收拾东西准备回魏家。

“怎就会有这般没脸没皮的一群人呢!”柳氏一边帮着四娘收拾着回魏家的东西,一边也感到气不过。

对于魏林这个女婿本人,柳氏是越来越满意的。

上无嫡系长辈,才能有四娘自成婚后,这般自由的随时往娘家跑,还能带着丈夫一道来住一段时间。

柳氏嫁闺女的空虚瞬间就消失了,而这一点,哪怕是齐五郎也是做不到的。

不过平时怎么住都没什么关系,韩彻又还未成婚,也不存在媳妇不乐意的情况。只这过年到底不同,还需得进行祭拜先祖等事宜,魏林和四娘是必须要回去魏家的。

这一回去,想也知晓,魏家那群旁支定会登门来。而且还会打着祭拜的理由,让魏林和四娘不仅没办法拒绝,还不得不好生接待。

韩彻也很看不上魏家的那群旁支,先是才订婚时找上门的求官,再到四娘嫁过去后,时不时的上门哭穷打秋风等行为。

魏林哪怕年纪和辈分都小,但作为魏家嫡系的唯一血脉,又受朝廷厚待,自然而然便成为了魏家唯一能名正言顺做家主的不二人选。

于是最恶心又憋屈的来了,魏家这些旁支明明是来打秋风占便宜的,偏偏还要摆出长辈的谱来。若是四娘或魏林摆出家主的身份来拒绝,他们便又哭闹着家主嫡系这支只顾自己舒坦,不顾族人死活。

以时人对家族的重视程度,魏林和四娘还真不能被传出这样的名声。

不能再由着这群人了。

韩彻想了下,便对四娘和魏林说道:“你们先回去,一旦那些旁支找上门来,立即派人到家里来告知。”

其实他倒也不是没办法收拾魏家那些旁支,就是韩彻这公务太过繁忙,早前一直没能抽出时间。

“二兄!”四娘瞬间领悟,不由面露喜悦。

同样告状多了,对这方面格外有经验,还特别会看形势的魏林,这会眼睛也刷的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韩彻在瞧着原本还蔫儿吧唧的小夫妻两个,这会欢欢乐乐的模样,也忍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