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119节(2 / 3)

加入书签

朝换取无数精良马匹,还可以茶制藩。”

这里也还真不是韩彻夸大。

要知晓越是在高原区域,对于那些吃肉多,又缺水少蔬菜的以畜牧为主的民族,对茶叶的迫切需求便越是强烈。

茶:攻肉食之膻腻,涤通宵之昏寐。(1)

皇帝听闻这番话后虽一言不发,内心却也是在巨浪滔天。

若说韩彻适才的提议,皇帝不心动是不可能的。甚至对他来说,韩彻这一番话所描述的场景实在是太过震撼和诱人。

注1:出自唐代顾况《茶赋》“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发当暑之法吟,涤通宵之昏寐”

试饮

朝廷其实一直都有向外藩购置马匹的大量需求。

韩彻就还给皇帝仔细算了一笔账。

朝廷跟外藩购置一匹马的平均价钱大约是三十贯钱,若是以钱直接购买,朝廷过去每年只能负担得起五千匹马的采购。

这几年财政上涨许多,也只能购置一万五千匹马。然后这一万五千匹马的耗资,大概就是在四十五万贯钱。

货币大量流出去外藩,必然会对国内的市场繁荣造成不小的影响。

另外,古代的金银存量少而贵重,朝廷是不舍往外大量流出的。但若是铜钱大量流通去了外藩,对于朝廷来说,也绝对不是一桩好事。

冷兵器时代,铜也是铸造兵器的主要材料之一。

试想一下,朝廷把铜钱大量流通给了外藩,外藩再把这些铜钱铸造成兵器,岂不是壮大了外藩的武装力量?

而这些外藩一旦变得强大,对于朝廷必然就会成为威胁。朝廷显然也是不会愿意向对方输送武器的,那就只能以物易物。

可以物易物的前提,也必得是对方有着大量且必要需求的物资才能达成双向交易。这就使得朝廷在过去,多以绢帛来易马。

那么以一万五千匹马来计算的话,大概就需要耗费绢帛达到五十三万多匹。

这对于朝廷的财政来说,必然会造成经济上的压力。同时这对于百姓来说,也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所以唯有茶叶,既受外藩喜爱欢迎且是必要需求,对于地大物博的朝廷来说,货源也非常的充足。

皇帝这边,知晓此事事关重大,在与韩彻又就一番商议后,便将这事直接交予他来负责。

不过这事在具体的实施之前,最终目的绝对是要先保密的。

毕竟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买卖交易,还牵扯到了朝廷跟外藩之间的关系。最要紧的是,皇帝还想如韩彻所提议的那般,在将来能实施以茶制藩的举措。

只要一想到在将来,通过茶叶不仅就能给朝廷换来无数的良马,那些外藩还因为离不开茶叶,不得不受制于朝廷的场面,皇帝这颗自觉已经很难被事物造成多少波动的强大内心,此刻也忍不住怦怦直跳……

历朝历代,其实也一直都有通过以茶易物的方式,对外藩输出茶叶。

所以茶叶对外藩的吸引力度和销售,并不需要韩彻去操心。他需要操心的,是如何顺利的跟这些外藩达成和市。

这些事情,朝廷需要制定出相关的政策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韩彻还需得借助商人发挥一些作用。

再说到这推广宣传,韩彻可谓是轻车熟路。

数日后,在韩彻的吩咐下,京城有一队快骑携带着文书和新制的一批绿茶和红茶,飞速的朝着西北方向赶去。

柏州和平州两地的刺史收到文书后,也立刻择选人员开始在府城或外藩往来众多的城镇择选一些茶叶售卖店铺,分发给他们一些绿茶和红茶,让其对外做免费的热茶饮用。

眼下茶叶交易这块还是自由的,哪怕是在柏州和平州这等边境区域,茶商们做的也是跟外藩之间的交易。

“新制的绿茶、红茶!茶气香浓,去腻消食!”

“客人可要饮用一碗?免费的,不用银钱!”

“这可是新制的绿茶和红茶,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近来,柏州和平州等繁华城镇,几乎都能看到茶商火热推销绿茶和红茶的场景。对于茶叶的饮用,能往来两地做生意的番人,也是深为知晓其好处的。

因此这些番人对于免费赠茶水饮用一事既觉得惊讶稀罕,也表示不解。

“当真是免费喝,不要银钱?”这一日,一群胡人被这吆喝声吸引。站立到一处免费供应茶水饮用的铺子面前,犹豫一番后,其中一人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

“茶水都摆在这了,还能有假?”店老板就笑道:“客人尽管喝就是,只要不浪费,也别带走,想喝多少就喝多少。”

说完,店老板索性还直接倒了一碗茶水递给对方。

问话的那位胡人半信半疑的接过去喝了起来,别说在这进入了农历十月后的西北地区,能喝上这么一碗热气腾腾的茶水,原本被西北风吹得有些冰凉的身体,感觉都热乎了起来。

之后,果真提都没提银钱一句的店老板,这时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