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115节(2 / 3)

加入书签

出等。

若是将这部分的事务交付给商人,朝廷每年光是在里面省却出来的财政开支,就又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这部分官吏的减少,还能让朝廷的行政系统精简。

对地方百姓来说,跟官府打交道和跟商人打交道,明显他们更愿意跟商人。

因为过去但凡是官府为此来征收粮食,作价都会压得特别低不说,普通百姓还连说不的权利都没有。商人虽然一直被唤做重利狡诈,但起码跟商人做交易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普通百姓还是能做到基本的自愿。

售卖价钱上,自然就会比卖给官府的要高一些。

然后在给边境军队粮食运输时,一些地方官府还会为了能节省他们的府库开支,强迫当地百姓免费出人去做事。然而商人来运输粮食,他们却都是花费银钱去雇人。

百姓自此不用辛苦给官府提供免费劳动力做事,还能通过给商队运粮时,赚取一份辛苦劳务费。

对于时下大多数的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祖祖辈辈都是靠地里刨食谋生。眼下能有这么一份挣钱的活计,是非常难得的好事。

再对于边境军队来说,他们也更愿意跟商人打交道。

朝廷过去运输过来的粮食,每每都会比实际应交付的数额要少。这里面既有路途太远造成的损耗,也有被层层盘剥后贪污掉的。

商人运输过来的粮食,折损这一块都是他们自己承担的。甚至他们因为地位低下,又想以后还能继续获得更多的盐引,能赚取到更多银钱,实际给出的都会比要交付的数额来得略多一些。

如此一来,在这次的盐政改革下,朝廷每年将能赚取到过去数倍盐政上的收入。百姓也吃到了便宜许多的盐,偏远地区的百姓自此也将解决盐荒的问题,有一些百姓还能多一门赚钱的营生。

商人也获利良多,边境军队的粮食等物资从此也能得到更好的供应保障。就连户部的财政开支,也能因此减少许多。

然而韩彻的谋划显然还不止这一点。

就跟预估的一样,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不少百姓也终于从原来的头脑发热哄抢食盐的举措中,渐渐的恢复了理智。

没了那股报复性哄抢的消费,再加上百姓才购买食盐没多久,家家户户都囤积着不少,京城各盐铺的生意就开始出现了大幅度下滑。

不过盐到底是生活必需品,一日三餐少不了,还有各种腌制咸菜保鲜防腐等需求的大底盘在,生意即便是再差,也不过是恢复到了细水长流的日常盈利模式。

这日,韩彻就带上韩老三,特意去了京城的盐店。

“你这盐的质量不错,是上好的海盐吧!”韩彻笑眯眯的对店里的掌柜说道。

“郎君好眼力,一般人可分辨不出来!”店掌柜张嘴就是好一番奉承。

他虽然不认识韩彻,不过瞧着韩彻这一身的穿着,还有门口停着的马车,以及三娘给准备的那四个人高马大的护卫,一看就知晓身份不一般。

“我也就是在安南待过几年,见过当地人如何制盐,这才懂得一些。”韩彻表现出来的仍就是一脸的笑意,还很有健谈的欲/望。

掌柜的是生意人,知晓韩彻身份可能不一般,便也配合着跟他一起聊了起来。

然后聊着聊着,话题就被韩彻直接带到了朝廷这次改革的盐政,让商人可售卖食盐一事上去。

掌柜的一下子就警觉的起来,看向韩彻的眼神也变得狐疑。

事实上,此刻的掌柜心里是在怀疑韩彻十有八/九是同行。或者是他也想要参加官府募集,给边境军队运输粮食,换取盐引和食盐指定区域专卖权来的。

“这一路上的粮食运输,耗费不小,也甚为辛苦吧?”韩彻当没发觉一般,继续笑眯眯的问道。

“可不是么!”掌柜的张嘴就是好一番诉苦:“都言道买卖挣钱,可谁又知晓这做买卖的辛苦呢……”

如果说这份辛苦本该是七分,从掌柜嘴里说出来,至少就夸大并超额变成了十二分。

韩彻也没在意这些,反而一脸认真的说道:“既如此,为何不想办法把这部分的耗费节省出来呢?”

鼓励

“这如何能省却得了?货物又不能自己长翅膀飞过去!”掌柜前面本来已经越发肯定心中的猜测,结果这会一听韩彻的问话,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货物是不能自己长翅膀飞过去,可朝廷也没规定,一定要运输哪里的粮食啊!这要是离得越近,运输耗费不就能省却得越多么?”韩彻笑道。

“郎君你这就不清楚了吧,那些个地方都收不到多少粮食的!”掌柜说完,还笑着冲韩彻摇起了头来。

这家盐店的东家姓郭,郭家商行本来在京城和北直隶这边区域,算不得实力最为雄厚的那一批,撑死了也不过中等偏上。

不过这人有时候是要讲些运道的。

谁也未曾想到,朝廷有一天会突然对盐政实施改革,把原来的官运官销,改革成商运商销。然而更没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