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105节(2 / 3)

加入书签

是地方州郡了,哪怕是天子所在的京城,也很难做到这么有效率的各项应对举措。

这些时日,越是感受到这种情况的两个州郡的相关地方官员,就越是在心里大感震惊。

两地的官员们对着韩彻的态度最近也是越来越恭敬,在进行救灾工作时更是越来越认真负责。

一方面救灾工作进展的越是顺利和快捷,对他们这些地方官员也全都是好处的。另一方面,他们见到了韩彻对地方上的这份强大又全面的掌控能力后,又哪里还敢心生懈怠。

唯恐在他们不知道的情况下,自己任职时的表现就全都被人汇报给了韩彻。

说实话,天高皇帝远。

因为交通上的种种不便利的限制,朝廷对地方上的掌控能力,何止是只有常平仓所展现出来的那些问题。

这是时下大环境造成的,韩彻也没办法解决。

对于眼下这些地方官员们的担忧,韩彻也是看在眼里,却什么都没说。

待到这个时候,韩彻终于能腾开手,然后他便将两地的灾后救济的具体情况,还有一封针对裕州和松州这次受灾后,百姓夏税缴纳的问题,向朝廷呈请的文书,一并交由驿站,让其快马加鞭送至京城。

在这封呈请文书里,韩彻所提议的办法就是,以盈余补足短缺。

措施

韩彻在呈给京城的文书里,还将这次救济两地所用的物资和粮食等各项耗费,都做出较为详细的数据列表。

文书里还写到了两个州郡这次的一些重灾区域,百姓田地里的农作物受灾甚为严重,赋税恐难以足额缴纳。然后针对这一情况,韩彻就向朝廷提议按照各县城的具体情况,实施以盈余填补不足。

这样受灾区域的穷苦百姓不用再因赋税而艰难,国库今年在两地的赋税征收却不会因此而减少。

从未想过朝廷的税收还能不受到这次灾患的影响而减少,那么皇帝肯定不会不同意。对此皇帝还大笔一挥,书写了一份让韩彻全权负责的诏书,派人尽快送去。

第二日,皇帝就在朝堂上提起了这事,还很是夸赞了韩彻一番。

朝臣们听完那份详细的数据,也是大感震惊。赈灾从来就不是什么简单的事,首先光是各项救灾物资上的调配,过去就很难做到这么快捷有效率不说,数额方面还时有不足。

毕竟过去不比现在,他们也不同于韩彻,在改革漕运和常平仓后,能对各地的情报做到及时掌控和调动。

为这事,难免就有朝臣私下里在那言道:“那韩彻如今兼任数项重要使职,还掌管天下税收,长久以往,军国皆仰之!”

当然,这话他们现在还不敢,也不可能会拿到皇帝面前去说。

能做到这位置上的,脑子都不可能是胡涂的。

他们又如何能不知道,就朝廷眼下的这个情况来说,即便有人真把这些话拿到皇帝耳边去嚼舌根,皇帝也真听进去了,一时半会也绝对不可能对韩彻动手。

对于京城朝堂上的这些事,韩彻早从当初准备实施漕运和常平仓的改革时,就已经想到了这些。

只是有些事知道归知道,该做还是要做。

对于将来会面对的一些局面,韩彻同样也想过该如何去应对。

但这也都是将来的事情了,现阶段的韩彻,心思还全都扑在这次两地救灾的各项事务上。

松州和裕州这边,经过一段时间的救援工作,各县城的百姓都已经逐渐开始恢复到往日的正常生活来了。

因着两地的实际受灾情况有所不同,韩彻对于两地的灾后重建安排,也有所不同。

“阿母,阿母!”

这一日上午,在松州港口附近的一个村子里,一少年撒开腿一边往家里跑,一边就忍不住兴奋的一路这么大喊起来。

“怎的了?发生何事了?”听到这份动静,少年奔跑所经过的地方,房屋内的人也连忙走了出来抢先问道。

“我刚从里正家经过,瞧见官府派来的人又来寻里正了!”

“可知是何事?”少年阿母忙问道。

“未曾听得太清楚。”少年摇头,他见着衙役在那,哪里敢跑过去细听。

不过他也说道:“我瞧见里正笑得可高兴了,还说一会就要来通知大家!”

果然,没过多久,就见着才刚接到官府派人过来通知的里正,也忍不住一脸兴奋的连忙将村民们全都召集了起来。

“里正,是什么事情啊?”有那心急的村民就直接问了起来。

“可是官府又要给我们发粮食或是东西了吗?”还有人笑嘻嘻的说道。

主要是前段时间,官府确实是颇为大方的给所有受灾地区的百姓,按人头分发过几次粮食和各种物资。也正是因为这些物资的及时分发,这些受灾地区的百姓这次才能得以这么快的恢复正常生活。

其实以前遭遇大型灾害,朝廷也会对受灾区域做这一类的救援。奈何以时下这种社会背景,各地区的管辖治理上,往往是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