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95节(2 / 3)

加入书签

这次同样是从朝廷的利益方面去分析。

在农业为主要经济的社会里,人口就等同于财产,还是能自己不断产生效益的财产。

更别说那些因为服徭役而被朝廷征集为漕民,最终却折损在河道运输上的,他们还多为年轻有力的壮丁。

因为各地的官府对于服徭役者,可是有性别和年龄等诸多要求的。

那么可想而知,这部分人只要活着,每多活一年,就等于能多给朝廷缴纳赋税一年。

“故臣恳请殿下,由朝廷设立专门的部门,全面接管各地漕运一应事务。”韩彻朝着太子躬身恳求道。

太子听完,看向了众朝臣们:“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呢?”

“韩大人真乃良才也!臣觉得此事非常可行。”几乎是太子的话音刚落,户部尚书就第一个站出来,激动的开口道。

初时,只是受历朝历代的常规操作所影响。但作为能任职掌管全国的财政,物产,以及水陆道途的户部尚书,对涉及到财政相关的事物都是非常敏锐的。

就在刚刚,户部尚书针对于韩彻期间所列举出来的一系列数字,也快速的在心里做了一番计算。

然后也让户部尚书震惊的发现,韩彻这一次运输税粮,明面上瞧着是支出了不少,可整个运输成本到最后却降低了至少十几倍!

并且不劳州县,不伤百姓,运输效率还增快数倍。

至于朝廷增设一个新的漕运部门所产生的财政支出,一贯来精打细算的户部尚书,也同样在心里做了一番快速的估算。哪怕是像韩彻这次的操作一样,拿出一成来供养是绝对足够了的!

专门的漕运部门肯定还不会只拿来运输税粮,以后运河所能到的区域的一应物资,更是能源源不断的被运输到京城来了!

这些物资被运往京城后,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最后可都能归入他们户部!

这法子何止是在节省开支,更是能带来财政大增长!

户部尚书越想越兴奋激动,恨不得漕运新部门立即便能组建起来。

“臣亦觉得此事可行。”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很快,越来越多的大臣都站了出来。

专门成立漕运部门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大,对于朝臣们来说,基本也不会产生任何利益上的损害,自然就不会有人执意来反对。

唯一可能会提出反对意见的,大概就是来自于户部。

毕竟户部历来在各种财政拨出上,都难免会秉持着一些节省的念头。去岁年底又才因为党派争斗,导致京城没粮,本就财政艰难的户部又支出一大笔银钱。

然而此时朝臣们看到的户部那群人,全没了过往他们想要从户部要钱的抠搜劲,这一个个的,现在脸上所展现出来的可全都是乐意的表情。

“好!此事就交由韩爱卿你全权办理。”像这种能给国库财政带来极大好处的提议,太子肯定也是非常赞同的。

“谢殿下。”韩彻终于高兴起来了。

完成

当朝会散去后,户部尚书等好几位朝廷大臣头一次主动走过来跟韩彻友好打起招呼。

不止是因为韩彻的漕运改良,对于户部财政将来能起到极大的增长,待到这次使职一完成,韩彻可就能正式接任户部侍郎一职位。

韩彻这次回来除了奏请太子通过漕运改良的最终方案,还为着如何具体实施的问题。在实施这块,就还需得其他部门和各地方州郡给予一定的帮助和配合。

因着这政令一旦实施,可谓是从朝廷,到州县,再到百姓,皆大有益处。户部这边自是不用说,很是爽快的批钱。

很快,工部水部司那边,也分派了一批极善造船工艺的官匠过来。

待到韩彻带着这批善于造船的官匠,以及整个工作组再度抵达含州时,周刺史一见着韩彻,就笑容满面的对着他做好一番真情实感的夸赞。

“周大人盛赞,我实在不敢当。”韩彻忙谦卑道。

说白了,上次周刺史的态度虽然热情,是看在韩彻特派使职的身份,朝廷给予他的各种权利上。

现如今是知晓韩彻的到来,是能给他们含州带来切实的好处。在想法上有了很大的区别后,展现出来的态度和配合上的积极性,肯定也跟着大不相同了。

韩彻需要什么,周刺史马上就给安排什么。

不多久,周刺史就按照韩彻的需求,将一大批善造船的木匠和对负责含州辖内各段河道,并且对水位特点极为了解的官吏们征集了过来。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

别说韩彻对造船这块完全不擅长,就算他很是擅长,也不可能自己亲自去做那些木匠做的活。这并非韩彻看不起木匠活,而是人一旦处于什么位置,就要从整个大局去考虑。

韩彻真正需要关心的是整个漕运的进度和大局,而不是让一些完全能找寻到合适人选去完成的琐碎小事,占据掉他的精力和时间。

于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