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93节(2 / 3)

加入书签

入住的水驿,在建筑和各项设施上比起韩彻之前所住过的绝大部分的驿站,都要来得豪华舒适。

这间水驿光是正厅就有三间,还设有数间厢房,后轩和三间谯楼。除此之外,还有轿房,茶房,穿堂等。

在西北向正厅处,还设立有十几间官廨,专供官吏办公。

另外还有十几艘代马船和站船,正副铺陈大几十张,能一次容纳大批官吏入住。

韩彻一行人在办理入住时,水驿就同时还接待有其他的官吏入住。不过因着地方足够大,双方暂时就连面都不用碰上。

如此一来,水驿的官吏们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入住的官吏们也能少些事。

松州的纺织业也一直都是闻名天下,商业因此十分发达。此时正好又进入到了农历的十月份,新棉上市,在这临水而建的水驿旁边,韩彻等人在船只还没停靠那会,就已经远远看到了一片繁荣热闹的草市。

草市最初是为着乡镇的农户方便交易物资,定期聚集到一处的集市。毕竟古代进城要缴纳落地税,还有城门宵禁关闭等。这对于一些地处偏远,又只是些许生活物资所需的农户来说,进城一趟未免就太不划算了。

一般草市择选的地方,也都是交通方便的要道,或者直接设置在驿站旁边。所以这一路走来,韩彻碰到的草市真就不要太多,甚至还有一些形成了繁荣的新城镇。

不过像眼前这般,这会都已经临到傍晚,还能如此热闹的草市,韩彻还是第一次瞧见。一时来了点兴趣,在水驿里将东西安置好后,韩彻就单独只带着韩老三去草市逛逛。

松州既是纺织业最为发达,草市上售卖的最多的就是各种纺织品。既有成品的,各类不同的布帛,也有半成品的,各种不同原料的纱线。

韩彻带着韩老三这一路看过去,只觉得与其说这里是草市,倒不如称之为“布码头”来得更为贴切些。

“这位郎君,我这里有葛布,麻布还有今年的新棉织造出来的棉布……本色布和提花布样样款式都有,你可要来一些?”

韩彻他们刚停留在一摊位前时,摊主就十分热情的介绍起来。

作为设置在水驿附近的草市,这里也是乘坐船只走水道而来的外来商贾客流最先抵达松州的落脚处。韩彻带着韩老三此时虽还未开口说话,但经验丰富些的,还是一眼就能看出他们是初到松州的外来人。

对于纺织面料十分了解的摊主,也是一眼就看出韩彻和韩老三的穿着都是不差的。

“你这些布匹全都是自家织造的吗?”韩彻问道。

“自家哪能一次织造出这么多的布帛啊,我这是去乡村收来的。”摊主笑着解释道。

若说柏州当初是经由韩彻教授和带动下,直接以一步到位的形式,百姓形成了家庭手工业。那么松州则是经由长时间的纺织发展,逐步才形成的。如今松州纺织业更是大盛,可谓是达到了十室九织的程度。

“你这些棉布倒确实不错。”韩彻这时也蹲下来,仔细看了看后,不由得赞叹道。

在柏州任职的那几年,又一手开办了纺织大市场,使得韩彻现在对于各类纺织品也可谓是了解颇多。

说起来,在气候上这一块,处于干燥少雨,日照充足的西北区域,柏州所种植出来的棉花质量,是绝对要比江南等区域更佳。

但也正是因为气候干燥,湿度不够,又使得在纺织这一块,柏州所织造出来的棉布质量无法比拟江南区域的。

再加上江南区域纺织业发达由来已久,对于纺织技能,更是其他区域比之不及的。

这不,江南区域不过才推广种植棉花刚两年,眼下这草市上的提花布款式之多,颜色之绚烂,还有这质量,都已经达到时下可归类为上品的程度。

然这还是民间小家庭织造出来的。

“郎君可要购置一些?”摊主这时也笑着继续问道。

“作价如何?”韩彻也问道。

摊主一听,甚是高兴的给韩彻逐一介绍了一遍价钱。

结果期盼着韩彻总能购置些的时候,却见他又站了起来,呈现一副明显不打算购买的样子了。

摊主正暗自在心里自认倒霉时,未曾想韩彻又掏出钱袋,塞了把铜钱给他。

“郎君都未购买我东西。”摊主一脸怔愣道。

“适才劳你辛苦介绍一番了。”韩彻就如此说道。

摊主所售卖的布匹质量其实都还是很不错的,在作价上也是比较实惠的。奈何韩彻还有公务在身,自是不好这时候去购置布匹。

“我还有些事情,想与你打听。”韩彻这时候又说道。

“郎君直问便是。”都已经收了一把铜钱,哪怕没做成生意的摊主这会也很是高兴。

韩彻一连串的提问就也开始了。

“松州今年的棉花作价是多少?”

“米价呢?”

“去年和前年的作价又分别是多少?”

直把摊主问得一头雾水,因为他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