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91节(2 / 3)

加入书签

寻常百姓,便是晚上回去时碰到盘查,想来拿出一张通行证或者是亮出身份后便能直接被放行了。

倒还真不用韩彻在这边多做担忧。

好在三娘那边,早从韩老三那里得知了李泽到来,又在知晓韩彻将人还带去了书房议事后,就已经安排人去好生置备今晚的待客餔食了。

韩彻这边才提出留客,厨房就快速将准备好的饭菜呈上。

当然,在食用餔食时,三娘和柳氏她们并没有如往常般过来坐在一起,而是由韩彻单独去作陪的。

李泽在吃过饭后,也终于很是高兴的拿着韩彻绘制的图纸,坐上马车回去了。

虽然在之前的讨论中,韩彻一直言道他这是初步草图,可实际上该考虑的地方,他几乎都考虑到了。

由此可见,韩彻在这上面下的功夫必不少。朝中上下皆认可这位很是擅长民生经济,李泽经过今日这一番交谈,对这事也很是认可。别的不说,单只是韩彻说的这些提议若真能办成,可谓对朝廷有大利,对百姓也有大益。

说起来,适才在韩家书房时的一番讨论中,李泽除了发现韩彻对经济理财上有能力外,他也发现韩彻在讲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好像因为一些顾虑而有所保留。

想到这里,李泽脸上的神色不由得变得凝重起来。

“殿下?”随身侍人一脸关切的询问。

“无事。”李泽笑了笑。

第二日下午,李泽在见到自己的父亲,也就是那位新太子后,将图纸和他昨日与韩彻的商谈仔细讲述一遍,太子也点起头来。

朝廷对这事显然也是极为上心的,甚至之前在朝堂上,太子就已经对韩彻的提议动心了。

只是计划是计划,后续具体如何实施才是大问题。此刻在听完李泽的一番转述后,太子思考了一番,决定命李泽带领度支司和工部水部司的人去做进一步的商议。

“父王,此次漕运改良,儿臣另有人选推荐。”李泽忙说道。

“可是韩彻?”太子问道。

“正是!”李泽说道。

“可他如今才任职户部司不久……又肩负着棉花推广一事。”太子皱眉道。

“棉花推广政令已下,户部司必要韩彻的事务已然不多。但此提议却出自韩彻,论对漕运改革之法的了解和具体实施,朝中无人能及得上他。”李泽就说道。

太子仔细想想也确实是如此,便说道:“就按你说的办,着韩彻负责漕运改革一事。”

“父王圣明!”李泽高兴的冲着太子笑了起来。

“好了,正事都说完了。”太子也笑了起来,又问道:“你今日可去探望你母妃了?”

“今日还尚未来得及去。”李泽说道。

“你母妃昨日便念叨着你,快过去吧。”太子就说道。

“是,儿臣这就过去。”李泽冲着太子躬身行礼道。

“去吧。”太子笑着冲李泽摆了摆手。

如今朝堂上的局面,基本已成定局。

老皇帝虽清醒,不过经过太医院医官们的诊治,皆言他所剩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可以说,颖王这个太子不出意外的话,就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君王。

颖王子嗣也不如老皇帝丰厚,除颖王妃所生的两个嫡子外,就只有一子二女。

那一子生母还不详,反正就连柳氏她们跟京城世家女眷多有往来的情况下,也没听闻过任何的消息。

颖王与颖王妃感情自成婚起就一直很是不错,颖王妃身份贵重,又得老皇帝看重,她所生的这两个嫡子就也很得颖王的看重。

于是这一日,韩彻如往常一般上朝会,正安静的站在那里听着前方的几位重要大臣在那里纷纷上奏着一些政事。

其实说来说去,最近大臣们讨论的最多的还是跟户部缺钱有关的一些事。

没办法,财政能影响到的范围实在是太广了。从部队军需再到民生需求,以及各项基础建设,是哪哪都离不开银钱。

就在这时,韩彻忽然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使职

既是要将漕运全权交由韩彻去改良,太子就对韩彻的官职又重新做了任命。他让韩彻升任户部侍郎,兼度支使,转运使和常平使。

这里的使职差遣属于临时性的一种公务职能,往往还都是“因事而设,事己则罢”。

所以韩彻后面所肩负的度支使和转运使以及常平使,都是没有具体官品的,只是朝廷为了方便他这次办理公务。

而且在这期间,韩彻虽然升任为了户部侍郎,但他暂时却并不经管户部侍郎这份正职的公务,只经管兼任的三项使职公务。需得等到使职公务完成,韩彻方才能回到户部侍郎这份正职上去。

像韩彻现在这种情况,朝廷也是常有发生,都是为了方便官员们临时任命去办理公务的权宜之策。

“恭喜韩大人了。”朝会散去后,有那平日里交往相熟的官员就走过来,这般笑着对韩彻说道。

要知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