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87节(2 / 3)

加入书签

棉花在絮衬和纺织原料上的优越性,他们此刻哪怕还不能全都了解到,也能看出几分了。

村民们每日就都要来自家的棉地里一趟,把长成了的棉絮小心翼翼的摘取下来。按照官府之前教导的采收之法,先放置太阳底下晒干,再细心收起来。

之后更是还有不少百姓跑去里正家里,没少反复询问:“官大人们是曾说过,可以让我们自己选择的吧?”

都是他们没见识,之前不肯信棉花真有这般好。如今棉花栽种得这般成功,瞧着收成定是不错。所以哪怕作价不高,光冲着这棉花的保暖和舒适,自家留着穿用那也是极好的啊!

“不是都已经反复告诉过你们了,只要正常缴纳田税,这棉花便可自行留下。”瞧见又有村民跑家中来询问这事,里正只得不厌其烦的说道。

“那官府什么时候来征收税收啊?”村民又问道。

“这不跟往年一样的么!快了,快了,也就这半个月内要来了。”同样的问题,里正被烦次数太多,此时都有些想笑了。

要知晓,往年村里的人可是最怕官府来征缴税收的。今年倒好,大家竟还惦记起官府来人了。

“哦,好吧,那我先回去了。”村民说道。

“回吧。”里正冲对方摆摆手。

村民这边方才心满意足的离去了,里正的媳妇又走了进来。

“官府到时候真不会把棉花要走吧?”里正媳妇一开口,就也是这么问道。

“你就放心吧!不会的。”里正说道:“今年官府可是在咱们江南,择选了好多地方栽种棉花呢!听说京城那边,也择选了一些地方栽种呢!”

“你不知晓,村里这些日子有好些个人都试着用棉花纺纱过了……这棉花纺织出来的纱线可好了。”里正媳妇就对他说道。

一如里正所预算的那样,农历九月初,官府派遣了衙役来征收秋税。

对于早前按照朝廷要求领取了五亩棉花种子的地,果真是由村民们自己选择要田租和劳酬,亦或者是留下棉花。

不用说,村民们皆选择留下棉花。

税收一事自此尘埃落定,村民们终于也能对家里的棉花进行纺织。

朝廷所下发的这批棉花种子,都是韩彻带领人特意筛选过的,目前能找到的,最为适宜江南这边区域所栽种的亚洲棉。

今年江南这边的棉花亩产量,相对应养殖桑蚕来说,就显得十分的喜人。

于是在将棉花纺织成一匹匹的棉布后,村里就开始有几家农户将其拿到了往日的丝和丝织品的交易市场,试着售卖。

早上一早去的,因着路途较远,中午方才回来的。

不过这一回家,汉子们俱是一脸兴奋的拿出一袋子的银钱。

“怎么有这么多的银钱!”家中其余人大惊。

“你们不知晓,这棉布好生受欢迎呢!价钱高不说,那些个商户还言道,有多少他们要多少!”汉子难掩激动的说道。

“竟有这般好卖?”听见这话,家里人是既感到非常的高兴,又有点难以置信。

“正是呢!”汉子咧着嘴笑道。

这一日,有关于棉花作价又极为受欢迎的消息就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第二天一早,不少村民们便也把家中这些时日织造好的棉布拿到交易市场去售卖。

结果棉花比大家所听闻到的还要受欢迎,几乎是他们的棉布几乎是刚一拿出来,就马上被人抢购走了。

比起消息闭塞的普通百姓,商户们的消息显然就要来得灵通多了。对于棉花的价值,他们更是清楚的很。

所以朝廷在南北两地择选地方推广种植一事,商户们早从刚知晓消息的那会起,就已经惦记上了。只是他们跟那些百姓一样,也担忧朝廷到时候会不会把棉花收回。

这若是朝廷打算收回,那他们之前跟那些百姓购置棉花,难保不会因此惹来不必要的大/麻烦。

于是这些商户便一直都是在暗地里对棉花翘首以盼。

眼下见着棉花真的高价售卖了出去,那些栽种棉花的百姓便皆喜不自胜。本以为棉花比桑蚕在种植上更为轻省,产量也更多。比之葛麻等织物也更为舒适,就已经是让他们欢喜到不行的事情了,未曾想棉花竟还这般值钱又畅销!

这下子,家家户户投入到棉花纺织的活计当中去了。

时下的大多数百姓们目不识丁,连县城也都难得去上一次的,也无从知晓外面的许多消息,是很难有多少商业头脑的。他们大多就都是在地里刨食,只能通过双手的勤劳创造出价值而生存。

此刻棉花如此好卖又价高,这些百姓就抓紧时间织造,尽可能的把家里的棉花都换成银钱回来。

在赚取到这么多出乎预料的银钱后,不少农户家中就开始在伙食上舍得有所改善了。比如米饭比往日多煮了些,再买上一块肉,或是杀上一只鸡。

一家子吃得那叫一个分外香甜。

待到晚上,家里其他的人都去自己房间里睡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