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73节(2 / 3)

加入书签

有商品上的优势和安全的治安外,同样也要有良好又有序的交易市场。这样才能更好的留住外来商贾客流,让纺织大市场长久的繁荣下去。

稳定又实惠的物价,各店家热情的招待服务,也没有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外来商户们在柏州真就只需考虑买卖上的事情。甚至他们在做买卖时也不过是先看货选货,再下单订货,最后等待取货这几个必要的流程。

“照这个势头下去,待到去往平州的官道修建好,柏州怕是还要变得更为的繁荣热闹起来。”

“那是!也还是快些修建好吧,咱们运输也能轻省方便许多。”

要说对柏州哪哪都感觉到满意的这些外来商户,目前唯一不满的地方,便是柏州通往平州的那条官道。

朝廷对于各地官道的修建,都取决于经济位次。

柏州过去作为下等州里的下等,哪怕府城的官道在修建时便也被朝廷划分到三等远小行列里面。

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商户涌入柏州,运输的还都是体积较大的棉纺织品和羊毛纺织品,原来的三等远小道路,这段时间便时常出现拥堵的现象。

为了加快修建速度,韩彻也是让衙门尽可能的去多雇佣工人来修路。

等到来年的春二月初,当王七郎带着商队再度来到柏州时,从平州出发一路所行的官道,都变成了一等二级的宽敞又平整的大道。

韩彻听闻王七郎求见,忙让韩老三去将他迎接进府衙。

王七郎这次过来,便是要给韩彻送孜然种子的。年前王家派遣商队出发蕃地做生意,按照韩彻告诉他们的,孜然耐寒耐旱,在用心探索过后,王家便果真在紧邻平州不远的一处蕃地得知当地确实有种植孜然,于是便赶紧让人将孜然的种子送回平州王家。

至于胡椒,韩彻说它喜高温高湿的环境,王家便需得去往气候炎热的蕃地,找寻到它们种植的可能性才会大。

“这全靠大人您事先仔细告知。”王七郎将孜然种子交给韩彻时,不由得感叹道。

说实话,当初对于韩彻的那番告知,他心中其实是半信半疑的。

“我不过是随意讲了两句,此次能这般顺利找寻到,全赖你们王家不辞辛苦,尽力找寻。”瞧着这一小布袋的自然种子,韩彻脸上也满是笑意。

柏州这里的气候是适合孜然种植的,而且它的种植时间,正好就是农历的二月底到三月上旬。

孜然的生长周期也不长,若一切顺利的话,今年的农历六月份左右便能有收获。

“哪里,哪里。”王七郎忙冲韩彻拱手作揖。

虽然确实是他们王家派人找寻到的,但若无韩彻提前告知,王家又哪知从何处寻起?再者,接下来的种植技艺,王家还需得韩彻做悉心教授。

“劳烦七郎你在柏州等候一日,明日我便将种植技艺派人给你送去。”韩彻也很是干脆的履行承诺。

“多谢韩大人!”王七郎闻言,瞬间一脸喜色。

当初王家能那么痛快的答应下来,也是因为韩彻一贯来的好名声。这次韩彻不仅爽快的履行了承诺,第二日一早便派人将详细的孜然种植技术送来不说,还言道王家后面若是栽种时有问题,可随时来找他。

这孜然到底是王家第一次种植,购买这批种子时的花费也着实不小。这也不是说王家损失不起,只是既然是为着赚取银钱,便也是一心盼着种植能顺利的。

于是待回去后,王七郎把这事又告知了王家诸位长辈。

“我观韩大人对孜然种植当真是颇有研究。”王七郎便还提出自己的看法,言道他这一次想要在柏州府城寻土地种植孜然。

最好种植的地方,朝韩彻所种植孜然的附近找寻。

虽然韩彻是有言道,王家种植时若碰到不懂可随时去寻他。但韩彻到底是柏州刺史,对王家这种商户来说,必然也不可能遇到一点小问题,便跑去麻烦他的。

种植的地相隔不远的话,王家便可以有样学样,想来韩彻也不会为这事去怪罪他们。

这份提议便也得到了王家长辈们的一致同意。

告状

这个年代其实讲究的是高门嫁女,低门娶妇。说到底,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时下以男人为主导地位。

所以若没有陈二娘那日的行为,陈家基本是不可能会将她嫁给杨三郎。

陈二娘父亲陈卓是礼部侍郎,百官皆以任职京官为荣的风气下。在众人眼中,陈卓的这个官职跟韩彻的柏州刺史官职,自然是不能等同对待的。

士族跟士族也是不同的,陈家还是平州有名的士族。就连陈二娘的生母吴氏,出生皎州吴家,也是当地有名气的士族之一。

纵使吴氏当初指使人去平州老家恶毒谋害嫡长女陈大娘,却依然不会牵连到陈二娘的婚事上去。

因为陈家要顾忌家族名声脸面,要考虑吴家姻亲,还要保护家中其他的子女。当家主母真要传出恶毒名声,很难不让其他世家大族的人担忧被吴氏所教导的孩子的品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