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53节(1 / 3)

加入书签

“阿娘,我饿。”齐愈拍了拍自己的小肚子。

“走,舅父抱你去吃朝食!”韩彻便笑道。

等到洗漱时,齐愈便仍旧蹲在韩彻身旁,耐心的看着他。

直到吃完朝食,大娘把齐愈抱了下去,再带着不满一岁的小女儿跟柳氏和三娘四娘一块一边说话,一边整理他们这次回京带回来的特产。

齐五郎便与韩彻坐在书房,聊他明日要被老皇帝召见的事。

其他党派肯定会对回京的韩彻报以敌对和警惕,老皇帝对于韩彻的目的也并不单纯。再加上太子一党仍在苦苦挣扎,自然也不肯放过韩彻这么一个难得的“旧人”。

这时候,太子党派自然会对韩彻有所联系。韩彻一旦跟这些人有所牵扯,老皇帝必然就会怀疑,韩彻的“改过之心”到底真不真实。

可若是韩彻表现的太过绝情,难免又怕老皇帝觉得,韩彻这种人是不是有点薄情寡义。

有道是“士穷乃见节义”。

当对方倒霉落难的时候,也正是考验韩彻这个人真正的君子品德的时候。

时人重德,一旦薄情寡义的名声出来,将来不管是哪个党派获胜,韩彻这辈子的仕途也基本完了。

因此,齐五郎是既欢喜韩彻能被调离回京,但又为他此次回京将要面临的糟糕环境而深感担忧。

“姐夫勿要忧心。”韩彻笑道。

他既决定回来,自然便也考虑过自己会要面临的处境。

“你准备如何应对?”齐五郎问道。

“为臣者,自当听随圣上安排。”韩彻道。

第二天,韩彻在内侍的带领下,面见到了老皇帝。

农历十月末的京城,早已开始下雪。不过殿内此时燃烧着红彤彤的碳火,使得人体的感觉很是舒适温暖。

“罪臣韩彻,叩谢圣上恩典。”韩彻按照原主记忆,以一种极为标准的姿势行礼叩拜。

原身是以“蛊惑太子,动摇国本”被发配流放去的安南,也就是说,韩彻就是一个戴罪之人。在安南任职,是戴罪之官。

这时候韩彻能被调遣回京城,是他“万幸”之事。此时跟老皇帝拜谢恩典,便也是韩彻在向老皇帝再次表明态度。

迎接韩彻的便是长时间的沉默,许久过后,头顶才传来老皇帝缓慢的声音:“起来吧。”

韩彻一听这话,心中非但没有放松,反而更紧绷了心神。

果然,接下来便听见老皇帝言道:“朕最近听闻一事,有人告你在安南时与罪臣周安有书信往来。”

其他党派的那些人对韩彻,还真是全方面没给他一点能冒头的机会。就连当初周安的寄信,只要这信件一被寄出,不论韩彻作何反应,他都得被迫入局,背上这口黑锅。

对韩彻来说,此时最好的办法并不是揪着那群泼污水的不放。一方面他并不知晓到底是谁泼的,另一方面便是他知晓又能如何?也去与老皇帝告状?只怕这么一来,更落入对方的算计。

对方往韩彻身上泼的这盆脏水,是老皇帝认可过的“罪行”。韩彻只要敢反驳,岂不是就表明他认错的心并没有他表现得那么诚恳真实。

这时候韩彻最正确的做法便是,要让自己赶紧换下脏衣服。否则牵扯的越深,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

“回禀圣上,臣确实收到过一封友人周安寄来的书信。”韩彻索性直接认罪:“臣看过书信后,更感羞愧。”

他还满脸羞愧的言道:“臣子应当持忠君爱国之心,行恪尽臣责之事。”

先承认和周安的交情,但不谈党派,也不谈信的内容,韩彻只谈为人臣子应尽职的本分。

于是,又是一阵长时间的沉默。

老皇帝良久才叹息道:“你能有此领悟,甚好。”

直到这一刻,韩彻便知晓自己回京后最难的一关顺利渡过,紧绷着的心也终于能放松下来。

韩彻在面见完老皇帝之后,便开始带着家人以思过感恩的名义闭门。平日里只与大娘和齐五郎一家接触,其他一律暂时谢绝往来。

“似你这般甚好,外头现在便是再多招数,拿你也毫无办法,可算是能安稳等到新任命下来。”齐五郎这日过来,还笑着言道。

韩彻也笑,但说出来的话却是:“姐夫最近有空便多过来些,说不定过段时日,咱们见面便又没那么方便了。”

“什么意思?”齐五郎愣住了。

人这不是才调回来么?而且齐五郎这几日还听闻,老皇帝在之前召见韩彻的时候,对他的表现很是满意。

这显然也是老皇帝有意放出的结果。

对老皇帝来说,韩彻那一番认错所讲的话,可谓是来得正是时候,全都是他想要告诫朝臣们的东西。何为臣子?自是应当忠心于他这个君主,而不是见着他逐渐年迈老去,便早早的在这里谋划起将来。

朝臣们在听闻这事后,也都暂时没再对韩彻使手段。毕竟能站立到朝堂高位上的,都可以称得上是时下最聪明的那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