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39节(2 / 3)

加入书签

糖的消息尚未传过去。但此时赵四郎已经能够想象得出,眼下京中怕是已经被这白糖的出现,搅得风云顿起了!

京中此时确实因白糖的出现,使得不少势力蠢蠢欲动。

这日朝堂上,有官员便站出来言道,韩彻既有这般大才,便不该继续让他在安南那等偏僻毒瘴之地埋没,合该把他调回京城,予以重任。

然他才刚说完,马上便又有人站出来表示反对。言道韩彻虽制作出白糖,是有功劳。但他这两年在安南的政绩,却一直都是下等。如这般下等政绩,如何能称得起大才?又如何能就此将他调回京城,还予以重任?

前者当下便反驳,说那安南本就是偏僻荒凉之地。历来被发配去安南的官员,便从未有人做出过好的政绩。此乃安南环境过于恶劣的原因,与韩彻能力有何干系?再者韩彻虽政绩为下等,但去年税收完成府州给的预算,人口更是明显增长。若这般还不能算有才,那怎样才能算有才?

年迈的皇帝则一言不发的安坐在上方龙椅上,由着底下这些官员激烈争执。

人老成精,更何况还是一位帝王。

所以老皇帝一眼便看出来,眼下朝堂上这些大臣们的这份争执,根本就不是为了韩彻本人。毕竟韩家当初没落多年,韩彻又在考取状元郎没多久,便被流放发配去了安南。

此刻能站在朝堂上的这些官员,不论品阶还是资历,都并不是韩彻当初能轻易交往密切又友好到能为他奋力争执的对象。

不过是借着韩彻身为太子旧人,又是因那么一桩事才被流放发配到安南,一方面为彼此挣得利益,一方面也是在试探自己的态度。

对此,老皇帝一言不发,他们争执多久,他便看了多久的戏。

只等到这些人争执得差不多,齐声恳请圣上做最后决定时,老皇帝才坐直了身子,突然告诉大家,韩彻还呈上了一份“忏悔文书”。

注1:“耕耘不以时,荒废不加辟”出自《盘州文集》卷29《劝农文》。“其耕也,仅取破土,不复深易。”出自《铁奄方公文集》卷33《广州乙巳劝农文》

最后推荐一下基友的新文,是个勤奋更新的大大!

书名——《世子她有上亿负债》,作者:十尾兔,作品id:8026976

文案:容昭穿成安庆王世子,安庆王病中得独子,立刻请封世子成功,病当即好了大半,然后发现——

坏了,“独子”是个小丫头!

是老夫人和王妃为让他走得安心,故意谎报。

安庆王还哪里敢走!!

这要是被皇帝知道,欺君大罪,满门抄斩啊。

于是,安庆王撑着这口气,把消息瞒得死死的,生怕泄漏。

外人只知安庆王世子病弱,从不见人。

一晃17年,近来安庆王再次病危,王府上下人心惶惶。

女首富容昭就是这时穿来的。

回看记忆,容昭一脸淡定——

这好办,古代首富保不住命,那就当“首负”。

君不见,与银行行长称兄道弟的,除了存款一个亿,就是负债五千万。

于是,安庆王世子出来活动了,这丫是挣钱一把好手,也是欠钱一把好手!

越有钱有势,家里的“安庆王世子欠条”越多,年底,各府送给家主的不是收益,而且——安庆王世子欠条。

这欠钱路子一开,那就再也打不住啊。

一年后。

安庆王世子着女装大剌剌上朝,满朝文武都当没看见。

包括坐在头顶的皇帝老儿。

——没办法,皇帝老儿私库大半都换成了世子欠条。

杀了她?

谁来背负这上亿两负债?!

至于“病危”安庆王,他又蹦起来了,近日太医还说,安庆王活到九十没一点问题。

安庆王:“看着上亿负债,我敢死吗?!”

大雨

唐刺史和朝廷派遣的使者抵达安南时,已经是来年春三月。

每年三月,本就是春雨多发的季节,安南今年目前的降雨量比之往年更甚。但即便是下着雨,此刻安南县城门处依旧一片川流不息的热闹景象。

“这,这竟是安南!” 使者瞧见眼前这片繁荣,再一次大感震惊。

之前刚踏进安南地界,行走在堪比北地一些重要府城才能修建得出来的平整又宽敞的道路上时,使者就已经被深深震惊了一次。

也莫说是使者,便是唐刺史今日受到的震惊也不小。

要知道裕州作为管辖安南的上级府城,辖下好些官道的修建标准,也是比不得如今安南了。

待到来到衙门,对着韩彻宣读朝廷此次下发的圣旨时,使者脸上笑容也一下子就显得热情起来。

圣旨前半部分是一片赞赏言词,后半部分却又言道韩彻如今既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望他以后在安南一心为民,切勿重蹈覆辙。

使者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