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35节(2 / 3)

加入书签

简陋,蜂蜜获得量又太少,故时下的糖主要还是以饴糖为主。饴糖又是以粮食里的淀粉中提取的,如寻常百姓过去连饭都吃不饱,又哪会舍得用粮食去制糖。

所以不论哪种糖,眼下全都是只有贵族阶级才能享受得起的奢侈品。

知晓韩彻是要带大家用甘蔗制糖后,其他村民便都变得一脸震惊到目不转睛的盯着石碾瞧。

等榨取到的甘蔗汁有一定量后,韩彻便开始教授大家熬红糖。

红糖熬制时,需要注意的是火候,技术并没有多难的。

村民们便瞧着那锅里的甘蔗汁,慢慢的把水汽蒸发,不多久,那些汁水便变得黏稠起来,空气中也跟着飘散起了一股好闻的香甜味……

且这味道随着水分的消失,还在越发浓郁。有不少村民闻着闻着,喉咙间还不由得发出“咕噜”声响。

“这便是红糖了……待到冷却后,可以将之切成小块。”韩彻将熬制好的糖浆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里,又将放置一旁的一桶清水倒入还沾留着些许糖浆的锅里:“大家今日便先尝尝这红糖水的味道。”

来的村民实在有些多,韩彻便只让几人为一组,共着一碗糖水去尝味道。

安南过去便是条件好的人家,也只有在过小年,需要给灶王爷甜嘴时,才能品尝到饴糖的一点甜。因此眼下这糖水里的少许甜,吃得一些人还在那意犹未尽的不停回味。

除了回味,众人心中还陷入了巨大的欢喜中。要知道如今他们家家户户都收获不少的甘蔗,要都制作成红糖的话,那可是做梦都不敢去梦的一大笔银钱啊!

结果未曾想,这份巨大的惊喜还未消化完,韩彻又往人群中丢掷过来一个更为巨大的惊喜。

韩彻告诉大家,红糖只是蔗糖的一种。并且今日除了红糖,他还要教授大家两种制糖的工艺。

在他说这些话的时候,韩老三便跑去将韩彻前两日提前制作好的白砂糖和棉冰糖拿了过来。

众人便瞧见两个大碗中,一个碗里面装着的糖颗粒如细小沙石,颜色洁白如雪。另一个碗里装着的糖个头大小不一,但颜色同样洁白且晶莹剔透。

一时之间,众人一面瞧得目不转睛,一面惊叹连连。却没人去催问韩彻制作之法,因为这惊喜实在是来得太大太突然了。

韩彻耐心的等待大家瞧看得差不多了后,才又言道这两种糖不仅色泽外观好看,最要紧的甜度也高。眼下其他地方尚未能有这工艺,不论哪种蔗糖都必能卖个极高的价钱。其中牵扯到的银钱实在过大,所以韩彻建议今年大家在各村分别置备一套这样的糖车,自己造糖来卖。

当然,衙门还会如以前的藕粉和蚝油一样,作价上提供指导帮助,前期的推销和宣传也会一起做到位。

“叩谢大老爷!叩谢大老爷啊!”有那村民回过神来后,激动的伏拜在地,嘶哑着声音大喊道。

随着他这一喊,其他村民哗啦啦的也激动的有样学样,跪拜了整整一地。

“叩谢大老爷,叩谢大老爷!”

到最后站着的,只有韩彻和韩老三还有身旁的衙役们,以及本来只想偷偷跟着来瞧个热闹的山间土着们。

然便是这些山间土着们,此时也是震惊到目瞪口呆的呆愣站立在那。

谁都不是傻子,又如何能不知这几种蔗糖技艺能带来的巨大利润。可以说,只要安南县农户们将今年地里的甘蔗制作成这两种糖售卖后所获得的银钱,真就毫不逊色于后世一些位于一线城市的人家中突然迎来拆迁所得的暴富程度。

而实际上,就教授众人制糖这件事,韩彻奔着的就是要让安南县各乡镇一次便能暴富的念头去推动的。对于时下来说,糖的珍贵度不言而喻。但正是因为这份珍贵程度,只要白砂糖和棉冰糖一被推出,其中的技艺法子就不是安南县的乡民或韩彻,乃至于哪个士族门阀能独自守住的东西。

注1:出自《天工开物》卷六《甘嗜》:“凡造糖车,制用横板二片,长五尺,厚五寸,阔二尺,两头凿眼安柱,上榫出少许,下榫出板二三尺,埋筑土内,使安稳不摇。上板中凿二眼,并列巨轴两根(木用至坚重者),轴木大七尺围方妙。两轴一长三尺,一长四尺五寸,其长者出榫安犁担。担用屈木,长一丈五尺,以便驾牛团转走。轴上凿齿分配雌雄,其合缝处须直而圆,圆而缝合。夹蔗于中,一轧而过,与棉花赶车同义。”

看到评论说更新太少,我琢磨了一下,确实好像有点少,那从今天开始争取能每天都加更一章。

第一更完成,第二更在后面。

献方

安南县各农户家很快便陷入了一片繁忙中,地里成片成片的甘蔗被砍下,却并未拿去售卖,而是拖运到家中,先用清水洗干净甘蔗表皮,再用新制作出来的糖车压出汁液,将其制成白砂糖或棉冰糖。

之前韩彻有告知过乡民们,红糖技艺相对简单,色泽也不如白砂糖或棉白糖更遭眼下贵人们的喜爱,村民们便都听取他的建议。

这些时日,家家为赶制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