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34节(2 / 3)

加入书签

后,作物的表层细胞壁便能加厚,增加角质层。

如之前的稻飞虱虫害,若给水稻施入硅肥,稻株茎秆强度增加,对虫害的抵抗能力便能增强。还能增强根系的氧化能力,特别是水稻烂根病最为有效。

硅肥对土壤也能起到改良,促进有机分解,减轻重金属等多重作用。

另外,硅肥还有无毒无味无公害,不易流失等许多优点,以至于它后面还被列为继氮磷钾之后的第四大元素。

当时韩彻便动了硅肥的念头,只不过那会他才刚穿越来,一时半会并不知晓能从哪弄来大批量的硅肥。

直到去年年底,韩彻带领衙门帮助安南县所有农户打造耧车和曲辕犁,才从铁匠口中得知位于安南县隔壁的杞县,竟就有着一座开采了许多年的大铁矿。

硅肥的种类主要有两大类。

其一为水溶性硅肥,溶于水后便能直接被植物吸收。但以时下的技术,韩彻并不能将其制作出来。

至于其二,便是枸溶性硅肥,不溶于水但溶于酸后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常见于矿渣,煤粉渣等高温煅烧等加工而成。

只是第二类的施用量过大,也得亏这时候人们对硅肥还一无所知,矿区这么多年来炼铁造就的废渣又如山堆积,起码近几年内,是很难用完的了。

安南县的农户们,之前便跟着韩彻学了好多肥料制作和施入的技巧,这两年不仅地里各种农作物的收成都有了显着的增加,就是那田地瞧着也是越来越肥沃。

因此韩彻说这些矿渣是好肥,他们便深信。韩彻再教他们该怎么给蔗田和稻田等作物施肥,他们便一丝不茍的学着做。

按照不同生长时期对肥料元素的需求,由韩彻带着大家科学施肥种植下,安南县地里的甘蔗生长得便越来越喜人。

随着甘蔗逐渐生长,韩彻又开始教授大家给甘蔗剥叶。

眼下甘蔗品种远不如后世那般多,那些商户们给韩彻运来的便都是黑皮果蔗。这种甘蔗种植时便需要经常剥叶,才能使蔗茎更为匀净,颜色也更漂亮。最要紧的是,能减少病虫害和提高甜分。

剥叶一般情况下,为半个月到一个月一次。

生长期剥叶时,叶片也不会浪费。韩彻直接用剥下来的蔗叶,教授大家如何对甘蔗进行围篱。

尤其是安南夏季雨水充足,蔗田土壤湿度较大,剥叶还能减少甘蔗气根和侧芽萌发对养分的消耗。

待到甘蔗进入到生长后期时,韩彻又教授乡民们打去枯黄脚叶。这一步可是能使甘蔗增产,促熟,增糖。

秋高气爽,这日有一极其喜爱《周公断案》的府城文人,忙完家中事情又邀请一位好友作伴一道赶来安南时,便瞧见了各乡镇这极具规模化种植,并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蔗田。

“安南县这甘蔗倒是种植得真不错。”文人不由赞叹道:“听说还都是那位韩县令教授大家的种植技巧。”

时下这种普遍对水果极为不重视的态度,便使得大家不仅栽种的少,历来更是疏于管理。

文人家境不错,甘蔗也没少食用。但似眼前生长得的这般好的甘蔗,却还真真是头一次瞧见。

“种植得再好又如何?”同伴不以为然道:“不过一水果,种植得越好,说不定将来才越要头疼!”

“此言差矣。”文人笑道:“品相能好到这般的甘蔗,说不定还真能卖个好价钱。”

甘蔗确实是水果,但它还有一个优点,相对其他水果来说,它比较耐存储。商户将甘蔗运往府城乃至其他州城,放在全国这样的大市场里面,好像也就没显得那么多了。

“你这话倒也有理。”友人认同起来:“别说,像这般好的甘蔗,我瞧着也觉着喜欢。”

二人聊着聊着,在瞧见一甘蔗地里有农户正在忙碌,便命仆从停下牛车,去寻那农户购买两根甘蔗解渴。

“什么?你说你家甘蔗多少银钱一根?”

“十五文一根?你怎么不去抢钱!”

仆从尖锐的声音忽然响起。

“发生何事了?”二人听得动静,便探出脑袋扬声问道。

“回郎君,这农户好生奸诈,一根甘蔗竟要卖十五文钱!”仆从忙跑回去告状道。

“我都说了我现在不卖的,是你非要让我卖的。”农户不乐意了:“你也不瞧瞧我家这甘蔗长得多好,大一点的一根得有四五斤呢!”

“确实是比一般的甘蔗要更粗长,”文人点头,但也说道:“可便是四五斤,你这作价也还是贵了些。”

之所以把甘蔗称之为贵族喜爱的水果,并不是指它昂贵到只有贵族食用得起的程度。而是以时下对农作物更看重满足生存需求这点来说,甘蔗对大部分百姓来讲是属于完全不必要的吃食。

“那我不卖你们便是了。”农户便这般说道。

“……”三人俱都一脸震惊。

文人和友人虽也觉得十五一根略有些贵,但并不是说真不买了。结果未料,农户作为卖家,竟比他们还豪横硬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