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96/残次品(1 / 2)

加入书签

那天,杜蘅藏了起来。

没让下楼的母亲发现。

杜仲明和汪湘莲的旧情却没能藏住,随着揭发,事情愈演愈烈,本就在风口浪尖上的局面因为杜校长公德私德的问题,再度掀起一阵高潮。

最不见天日的私人情感在大太阳底下晒着,晒出卑琐来。

从停职反省到问题定案,打得他措手不及。

一直到警笛呜呜逼近的那天清晨,杜仲明才清楚潘晚吟的揭发是多角度的,牵连广大。

不止有他的译书手稿,还有他和时举之间的旧情,旧书信。

她的揭发,纸面证据十分充分。

其中最能将汪湘莲置于死地的德文信,她当着杜仲明的面背诵。

“……收到你的来信,对于你的回复,深表遗憾。知识有国界,科学有国界,henry,如果你愿意前来协助我们,依旧欢迎。”

这位来信者,参与过全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发。

潘晚吟清楚,这封信递出去,会给汪湘莲带来什么。

正如她清楚,杜仲明翻译的手稿中,宇宙大爆炸为上帝预留空间那一段是杜蘅的笔记,交出去,会给女儿带来什么。

在这之前,丈夫杜仲明、女儿杜蘅都能满足她对完美的向往。

但现在,他们都成了残次品。

“眉眉儿也是你的女儿!”

“她才十四岁!”

有生以来,杜蘅第一次听见父亲在嘶吼。

回答嘶吼的,是她母亲从来不变的平和,一句话接得,像给对方压压惊。

“不必这样,少云,听过美狄亚的故事吗?”

杜仲明博学,当然知道她想说什么。

美狄亚和伊阿宋一见钟情,不料后者移情别恋,美狄亚在伊阿宋面前亲手了结了他们的孩子。

杜仲明还是不敢相信。

满口不应当,文绉绉的文人腔。

“我说过——”

哗一响,杜蘅清楚听见房间里五斗柜抽屉拉开的声音,接着一阵窸窣。后来她才知道,是母亲在为她的丈夫收拾行装。

几身衣服,几条短裤,一双家常拖鞋,送他远行。

警笛逼近,近在耳边。

潘晚吟仍然平和,把话说尽:“男人的狠心是天生的,而女人的狠心往往是男人给磨砺出来的。”

言下之意,她的狠心,也是给磨出来的。

门打开的那一刻,有破碎声传来。

椭圆形袖珍相框被抛了出来,落地瞬间,碎玻璃四溅。

这是目前为止最戏剧性的一幕,抛物人的平静让动作看起来好像是无心之失。天是青的,警笛呜呜叫着,有脚步逼近。

杜仲明不得不承认,喜欢看人吵架的他,终于在潘晚吟身上领教到一场不用粗口也酣畅淋漓的争执。

她的本领很大。

平平静静把事做了。

“tochter,你是一个残次品。”

“要怪就怪你父亲,他荒谬,愚蠢,那个人是他的帮凶、同谋。”

潘晚吟讲的是德语,她知道楼下的女儿能听懂。

这是亲密也是疏离。

1967年以后,她的德语很少示人。

这是母女间最后一次对话,她把她看作人生意外,杜仲明的不干不净,连带杜蘅不干不净。

高挑婀娜的身影伫立在二楼窗边,眼看父女二人被扭送上警车。那天杜蘅穿着睡衣,还来不及换身体面的衣服。

直到对开的车门关闭,楼上女人一副脸容还是送丈夫女儿出趟不远不近的门而已。

很长一段时间,杜蘅的脑子都是空白。

彻底空白。

直到经历过一场女牢监啸,杜蘅才确信,清楚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转监没有任何预兆。

星夜运输犯人的火车呼哧呼哧大喘气,似乎预感到这回运载的不是四脚牲口,而是一群两足牲口,气味坏,人数多,为此大发脾气。

火车越开越沉默。

她也越来越沉默。

到了大西北,她已经是个不响的人。

父亲杜仲明的话却渐渐变多。

顶着一头蓬乱的头发,穿着劳改服,给她说笑话。杜教授说起笑话,风趣诙谐,好比麦田拾穗,可以大俗也可以大雅。

几十年听人吵架没有白听,他的一部分脑力专门用来记录普通人通过争吵,智慧和文学性充分爆发的一刻。

现在讲给女儿听。

杜教授在女儿面前,愿意当白鼻子小丑。

并不知道,女儿把他和汪湘莲之间钻屁股门子的话听了进去。

深深记在脑子里。

汪湘莲成为父女俩的默契,彼此不提。

一直到监号认尸,变成血泊里的惊叹号,除了收到汪老师死亡报告那天,杜蘅没有在杜仲明脸上见过一次真实的情绪,他总是笑得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