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448节(3 / 6)

加入书签

众,都只能出去讨饭。将讨来的饭,给部队上的伤病员吃。

频繁的天灾,加上日伪军的频繁扫荡,使得华北各个根据地实际上现在就已经处于困境之中。虽然已经是两世为人,但杨震到现在都还记得那些来自己部队做报告的老干部,曾经说过那句话,那个时候很多的部队,不是被扫荡的日伪军打垮的,是硬生生的饿垮了。

甚至出现基本群众将讨来的饭,给在自己家伤病员养伤,而自己活活饿死的事情。而部队因为营养严重不良成批饿倒,就连高级干部都出现饿倒,以及营养不良的现象。而就在部队自身粮食都吃不饱的情况之下,还要战斗部队每天每人节省出一两,机关每天节省二两粮食支援老百姓。

杨震后世入伍参军的时候,经历过那场残酷战争的人已经不多了。但几十年后,却依旧让这些老人记忆犹新说明了当时的情况严峻性。引起这种状况的不仅仅是冀中平原地区的丢失,整个太行区、晋察冀区丢掉了近一多半的粮食来源。

但更为严重的就是四二年,那场席卷了整个华北地区罕见的旱灾。从四二年到四三年,整个华北地区,无论是河南、陕西的国统区,还是太行山区以及晋察冀、冀南的敌后根据地,还是日军占领的沦陷区,都处于哀鸿遍野的情况。

只不过沦陷区普遍都是各自地区最富裕的地区,以及各地的主要粮食产地。情况相对眼下已经退守山区,粮食产量普遍比较低。而原本就不高的粮食产量,又因为日军频繁的扫荡,损失很大的根据地和国统区要好一些。

实际上抗联将要向关内转运的不仅仅是装备,还有维持各个根据地所需的粮食。尤其是在冀中平原丢掉之后,几乎失去了大半粮食来源的太行、晋察冀两大根据地。否则单靠地瘠民贫的山区,能够养活得了那么多的部队和机关吗?

两位老帅都强调,如果选择察南作为主要的作战目标,可以在就地解决相当一部分的粮食问题。避免补给线过长,给日伪军以可乘之机。但按照现在的形势,选择察南作为突破口,不从抗联调集粮食补充给临近的北岳区部队,就算相当的不错了。

就算察南以及临近的北岳区能够提供部分粮食,可黑豆那玩意就连牲口都不爱吃,是人能长期吃的吗?就算能勉强填报肚子,可是那玩意有营养吗?别说和大米、白面、小米这些细粮,就是和玉米、高粱相比,营养都低的吓人。

还小米、山药管够?自己部队都吃不饱,那还有余力提供给其余的部队?一个连因为吃不饱饭,而身体严重营养不良、虚弱的连山都爬不了的战士。远不如一个班吃饱饭,营养充足的部队有战斗力。

虽说关内部队在最艰难的时候,比东北的抗联最艰苦的时候情况要好一些,不管是什么黑豆、麦麸总归还是多少有些吃的。伤病员经过批准,还能喝点玉米和黄豆磨成的糊糊粥。特别重要的伤病员,多少还能吃到鸡蛋一类的营养品。

再加上华北的冬季,与东北的冬天相比也相差很多。但是长期处于这种饥饿状态,无疑对部队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一个因为连黑豆都吃不饱,饿的连山都爬不动的战士,你指望他还能有多少的战斗力?

杨震之所以坚持要选择察北作为突破口,并抢占绥远地区。除了归绥、包头地区的矿产资源,是他势在必得之外。就是想要依托晋西北根据地与晋察冀、太行区相近的态势,采取彻底肃清晋绥,稳固吕梁,建立一条稳固的交通线。

除了为关内部队补充装备,依托北满正在建设的工业基地,改变关内部队武器、弹药严重不足。以及利用关内丰富的人力资源,反哺北满根据地之外,还有就是为了明年的大旱做准备。

而两位老帅,可能还没有认识到冀中平原丢失之中,给整个晋察冀根据地带来的危害。以及对今年已经显露出趋势,但真正在明年开始的那场巨大的旱灾没有预料到。才认为眼下的北岳,以及晋察冀地区还有余力能够供养西进部队部分补给。

只是这些原因中的相当一部分,却是无法说出口。他能怎么说?像古人一样将自己半神话,能预测明年的天气情况?估计要是说出来,别人不把他当成疯子就怪了。开什么玩笑,大家都是无神论者。不把你批判一个精神不正常,那就是别人不正常了。

此时的他,只能以冀中平原丢失之后,晋察冀目前山区根据地粮食产量不足,以及归绥、包头地区的矿产资源为借口,坚持自己的思路。这边杨震无法将自己的理由解释的太清楚,而面对固执的杨震,两位老帅也是很头疼。

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之所以反对西进绥远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补给线过长,很容易给日军可乘之机。而且绥远是第八战区的地盘,还有第八战区的部队。在眼下国共关系正处微妙的这个时期内,西进绥远就势必要与第八战区的部队发生冲突。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破坏统一战线的这个帽子,太大了。

不过对于杨震来说,他并没有打算在西进的过程之中以挺进军为主力。在他看来,挺进军不经过一段时间的整训,还承担不了这样的作战任务。此次西进作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