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223节(1 / 3)

加入书签

徐佑川努力压抑着情绪,声音微微发颤地道:“是啊,多亏了许家人厚道。”

徐晓岚又问道:“哥,你回来后,和卢源见过吗?”

徐佑川摇头,“没有,我能理解她选择离婚,却没法理解她那样对庆元。”又摇头道:“算了,算了,这是她的选择。”

此时,卢源正在家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一会儿到门口看看,来回好几趟后,金岩山忍不住道:“小源,你要是想孩子,我陪你去徐家一趟?”

卢源拒绝道:“不用,我是他妈,他几年都不回来一趟,难道还不来看看我吗?”

话是这样说,等到了十一点钟,人还没来,卢源心里也没底了。

等到十二点,家属院里都溢着饭菜的香味,还是没有徐庆元一家的身影,卢源这才不得不认清现实。

她的儿子真的就不辞而别了。

正这样想着,就听到有人敲门,卢源立即站了起来,又怕这焦急的样子,让庆元看见了,让丈夫去开门。

金岩山开了门,发现门外站着的是徐晓岚,忙朝屋里喊道:“小源,是徐同志!”

卢源皱眉问道:“晓岚,你怎么来了?”

徐晓岚递了一个信封过来,“庆元他们走了,让我把这个给你送过来。”

卢源以为是信,接到手里,又觉得不像,轻飘飘的,等打开一看,发现是钱。

十元的纸币,一共有五张。

正是中午,日光晃得人头发晕,卢源站在门口,小腿微微有些站不住,开口问道:“晓岚,他们哪天走的,怎么都没和我打个招呼?”

“上午走的,怕你忙,没好来打扰,小源,东西我送到了,我就先走了。”

卢源望着她的背影,想喊住多问两句,又不好意思开口,这个信封已经说明了一切,她和庆元的关系,只剩下最后一点法律和道德上的赡养关系了。

卢源觉得头晕,喊丈夫道:“岩山,你扶我下,这日头晃得我头晕。”

5月4日, 小华回到了春市,秦羽问她有没有去看望卢源,小华就把徐庆元的话说了。

得知卢源把工作让给了继女, 秦羽也觉得匪夷所思,半晌才道了一句:“对于这次的家庭,她还挺注意维护的。”

又和女儿道:“你多开导开导庆元, 卢源厚此薄彼, 庆元心里难免有些不得劲。儿女和父母之间, 向来有很深的羁绊,有些事不是说不在乎就能不在乎的。”

小华应了下来, 又说了小星星爷爷给了一个存折的事儿。

秦羽道:“你们替小星星收好, 不管多少,说起来也是爷爷给的,你们去之前,她就问我, 为什么爷爷从来没来看过她, 是不是不喜欢她?我只能哄她,爷爷和公公一样在很远的地方工作。”

但是小孩子还是会有比较,觉得公公还常有信和电报来。

有时候她追着问到底,秦羽也没法回答她,成人世界的残酷,三岁的孩子还理解不了。

母女俩正聊着, 沈凤仪抱着小星星过来, 手里还拿着一封信, “小华, 我刚想起来,前两天郑楠寄来一封信, 你快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事儿?”

小华拆开一看,信很短,只有三四行字:“小华,见信如唔,此次来信,是有件事请求你帮忙,我目前急需一笔钱,如你手头宽裕,烦请借我二百元钱周转,如有不便,我则他处设法,希望这封信不要增添你的负担。”

落款是“郑楠”。

小华心里有些奇怪,楠姐怎么会这个时候和她借钱?按理说文化`革命结束,章家应该会逐渐起来。

这时候,难道还能比过往的十年还难吗?

虽然想不明白,小华还是当天就按信封上的地址,汇了两百元钱过去,并给郑楠拍了份电报。她猜测楠姐大概是遇到了什么事,楠姐向来好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和人张口。

半个月后,小华收到了郑楠的信,说钱已经收到,解了她的燃眉之急,会在年底把钱还给她,到底是什么事儿,郑楠一点儿都没说。

小华回信,让她不要着急还钱,晚点也没有关系。

等把信寄出去,小华就没再想这个问题,每天下班后,就安心地看书备考。时隔多年,再拿起高中时期的课本,恍如隔世一样,有些题目,还隐约有印象,有些却是一点不记得了,遇到不会的题目,就等周末和徐庆元讨论下。

7月8日傍晚,小华正准备下班,杨厂长的助理忽然来喊她,让她去一趟杨厂长的办公室。

小华以为是有什么新的研制任务,不想,杨厂长却和她说了另一件事。

“小许,有一批海外友人马上要来我们春市考察投资,外事接待处打电话来,让我们单位出一位工程师参与接待事宜。”

“厂长,您的意思是派我去吗?”她是觉得,这事该华工去的,如果一定要从他们科室挑人的话,华工无论履历和业务素养,都比她好很多。

却听杨厂长笑道:“你年轻,脑子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