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202节(2 / 3)

加入书签

她不记得我,我能理解。可是小石头当时已经六岁了,他是记得我的,也不愿意跟我回来。”

看到这里,小华都不明白,这事和她有什么关系?

接着往下看,就见许呦呦写道:“小华,你可能不知道,这几年小石头写给外公的信,经常提到你,他并不知道我和你之间的矛盾,单纯地以为你是他小姨,外公每次都回说你不在京市,工作比较忙,给搪塞过去了。

我很感激你在我入狱的时候,对我孩子释放的善意,小华,现在我有个不情之请,你能帮忙给小石头写一封信,让他跟我回京市吗?

我入狱五年,错失了他们的成长,我不想往后人生里,接着错过。我不知道这几年发生了什么,让他们对我这个母亲避之不及。我承认我有很多的毛病,但是对孩子上,我自认没有什么可指摘的地方……”

小华越看越皱眉,小石头和小年糕不愿意和许呦呦走,大概是张建英在里头出了力,她一向不喜欢这个儿媳。

这是他们的家务事,她不想掺和进去,完全不理解许呦呦这封信的动机?

当即就给伯母单位打去了电话,问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事儿?

童辛楠听了她的疑问后,轻声道:“我倒是知道一点,庆军也为这事来过,说他妈妈比较喜欢你和庆元,还说庆元险些是他妈妈的干儿子,就是想你和庆元帮忙劝劝他妈妈,让他们把小孩接到春市来。”

小华有些不解地问道:“吴庆军怎么也掺和在里头了,他和罗青青离婚了吗?”

童辛楠道:“没有,但是打了离婚报告,领导们就是不批。他们接孩子来京市,估计也是想打动领导。怀安的意思,这事没有人出面说情,怕是很难成。”

缓了一下,又道:“小华,我知会你一声,许呦呦还问了你爸爸的情况,怀安没说。”

小华对此不置可否,问了两句荞荞一家和小南瓜的情况,就挂了电话。

她是不准备掺和进去,这封信就当没有收到。她想,许呦呦寄信来的目的,或许不仅仅是为着什么她写信给小石头的问题,这理由实在是过于牵强了。

她更相信,她是来试探自己的态度,背后的目标是爸爸。她爸爸离家多年,奋斗在国防建设岗位上,其中的艰辛,爸爸不说,她也能猜到一二,所以这些年,爸爸每次说给她和庆元申请调动的事,她都没有答应。

她不忍心,为着这一点点小事,让爸爸去耗费他的功勋。

许呦呦的信, 小华下班路上就一点点撕掉了,一到家,钻到厨房里烧开水, 把碎纸扔在了炉子上。

秦羽进来的时候,看到炉子上有点灰烬,还奇怪了下, 问女儿道:“烧了什么吗?”

小华道:“京市朋友来的信, 说了一下家里的困境, 我觉得留下来不好。”

秦羽问道:“是郑楠吗?这姑娘这几年日子是真难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1969年, 章厉生的母亲再次被下放到农场, 章厉生受母亲的影响,也从技术岗位调离到茶炉室,一个月只有十五块钱工资。

无奈之下,章小严去边疆参加建设兵团, 章晓彤下乡去了。

许小华道:“不是, 楠姐性格要强,就是不如意,也不愿意开口说。”她去过几封信给楠姐,每次得到的回复都类似于“一切都好”。她也不好贸然寄钱寄物过去,就是楠姐生孩子的那年冬天,她托荞荞送了一斤肉和一篮子鸡蛋。

听说不是郑楠, 秦羽就有些好奇了, 女儿在京市的朋友, 并不是很多。这时候, 秦羽突然意识到,女儿不愿意告诉她是谁?

默默地看了一眼女儿。

小华只好道了出来, “是许呦呦,希望我写信给小石头,劝小石头他们跟她回京市去。我怕你们知道了心烦。”

秦羽点点头,“确实心烦,这人怎么还惦记着我们?”

叮嘱女儿道:“小华,心别太软和了,这不是一封信那么简单,我们不清楚其中的关系,比如吴家为什么不让小石头跟着母亲回去?许呦呦又为什么执意要接回孩子?她现在刚从牢里出来,生活上还难得到保障,把孩子接了回去,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她能保证吗?”

小华道:“妈,你放心,这事我不会掺和。”

秦羽点点头,“别和你奶奶说,她年纪大了,不能老是受刺激。”

“好的,妈妈!”

秦羽望了眼炉子里已经看不出来的灰烬,和女儿道:“你爸爸还有十天才能过来,这回回来,看到小星星长这么高了,肯定惊讶的不得了。”

女儿的走失,是他们夫妻俩心里永远的一块伤疤,即便后来小华回来了,这些年缺失的陪伴,却是无法弥补的。

现在有了小星星,看着她一点点地长大,跟他们逗笑、撒娇、耍赖,好像又看到小华小时候一样。

一年就这么几天的团聚,她向来是格外珍惜的,不愿意让外人影响了心情。

小华见妈妈没往爸爸那边想,心里微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