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果(后附说明)(2 / 2)

加入书签

而导致心灰意冷,可也总比日后给刘璋当炮灰要强得多,至少,让张任逐渐地认清了刘璋的本质,这对于日后劝降叔父,就多上几成把握。

“这几年来,不仅是咱们江阳,便是周边邻近的几个郡县,也都开始学着咱们江阳一般开学馆,招蒙生。不过,大都是各个世家大族的子弟就学,不像咱们江阳,不论种族出身,但有向学之心者,皆可入读,如今,那些毕业出来的学生们,相当一部份进入了在江阳成立的江阳学馆继续深造,而进与老管家又从中挑选了一些好苗子,入府内就学……”

--------------------

而孟管家也坐在一旁向陈祗报告着这些年来,陈府各项经营的增长,最重要的是,煤矿的开采已经渐成规模,而且,经过了陈府的重金激励之下,炼焦技术已经让那些烧了一辈子炭的老碳翁们给琢磨了出来。当然,陈祗记忆里边那清代人所著的《颜山杂记》里的内容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至于铁矿的交易,现如今可是比当年顺畅得多了,而最令陈祗欣喜的便是那位三国著名冶炼专家蒲元终是没能逃出自己的掌心,已然让陈府用重金礼聘为陈府的供奉。专司改良现在的钢铁冶炼之法,凭着蒲元自身的经验以及天份,再加上陈祗从记忆中关于那些穿越小说里的灌钢法,已然开始在江阳城外的江边建立了大型冶炼坊,而陈府特地派出了十余位学馆毕业的学子,专门给这位蒲大师当学徒,并且要把他们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全都抄录下来,将他们的各种革新与创举完全地保留下来。

另外,江阳、建宁、牂牁等南边诸郡,还有那严伯父所在的巴郡,如今已经开始大量地推广种植江阳稻(陈祗在推广中多次申明此稻种是其在江阳发现并进行栽培的,反正后世学者的考证和研究关他屁事。至于江东那边称为神稻,那也不干陈祗的事。)

如今,原本被那蜀中世家门阀视为蛮夷之地的南方数郡,物产之丰,已然开始让那些人眼热不已,除了建宁、巴郡、江阳之外,其余诸郡的官吏皆换了一碴,而江阳这里,更是无数人窥探,要不是诸人相帮,怕还真让那些人来把陈祗好不容易创下的基业给毁了。

“无论如何,江阳,是我陈家的,至少现如今还轮不到外人来插手,嗯,无论如何,都得让我姐夫继续在这位置上呆着。”陈祗摸了摸额头,向在场的这些心腹言道。而身边,却坐着五位少年,丁奉、丁奉之弟丁封、黄敘、邓艾邓士载、还有一位却姓寇名封,也就是历史上本该成为刘备的义子,却因为陈祗的出现,而并没有如历史一般地行下去,而陈祗,凭着他在荆州的名气,很轻易就把当时不过年满十五岁的少年给忽悠了过来,后来便送至了江阳在些接受文化思想灌输。

另外,还有几位坐在左右的沉静汉子,其中一人姓傅名彤,亦是陈祗在荆州时的收获。看到这济济一堂的人材,陈祗的心里边洋溢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雄心与满足。

--------------------

以下为修改后加入:这本书大约会在这个月月底完结,不管怎么的,都要给所有心爱的读者一个比较满意的结尾,正所谓有开始,总要有结束,总不能老是tj,对吧?下一本书,晴了会考虑清楚之后再动笔,放心,不会一本比一本差,晴了相信,只要功夫深,啥玩意都能把它给磨成针。

ps:晴了承认三国这个题材,太严肃,太庞大,庞大得甚至让人觉得升起了一种景仰之感,所以,晴了的写作长处根本就没有办法发挥出来,当然,轻松的风格也确实难以与这个时代相融。

以至于写着写着地便变了味儿,晴了自己也觉得难过,嗯,没办法,自己擅长的东西全没了,剩下的只是一推历史资料,唯一欣慰的就是自己总算是完成了一个改革三国的梦想。

至这本书上架至今以来,不少的读者和好友不是没劝过晴了早早了结本书,不过,晴了还是执意要写完它,即使有些草草,但终究要给大家一个交待,毕竟,晴了也不想让那些订阅了本书的读者感觉上当受骗,更重要一点就是,晴了不希望再太监任何一本作品。

当然,这本书晴了会努力地将它完成,或许有人会说晴了如何如何,但是,能够在均订五百的情怳下,晴了还是要执意地写到结尾,这样的勇气与执着难道不值得大伙赞上一个?(嗯,自己对着镜子赞上一个先。)(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