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929章(1 / 2)

加入书签

“诸卿稍安勿躁,朕的话还没有说完。”

崇祯皇帝收敛心神,看向徐光启他们,“颁布这等诏书,对朕而言也很难取舍,可是江南诸省叛乱一日不除,朕的心一日就不安啊。

倘若叫我大明的读书人,仅仅是受到科举的影响,冒险从各地赶赴省城参加乡试,这绝不是朕想看到的。

大明的读书人,哪怕是有一人,是受江南叛乱的影响,而惨死赶考途中,朕都是不能接受的。”

徐光启、温体仁、毕自严、周延儒、黄立极、刘鸿训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

的确。

这是要考虑的事情。

谁都不清楚这场叛乱,是否能在短期内镇压平叛,倘若叛乱之势扩散,那受到影响的地域必然增多。

“所以在这份旨意颁布时,还要再加上一项。”

崇祯皇帝继续说道:“凡是江南诸省的读书人,受江南叛乱的影响,而暂时不能参加科举者,可奉诏进京。

朕打算在国子监,特为江南诸省的学子,举办春秋两场国考,凡是能通过国子监所办国考者,可授内务府职官。

倘若今后江南叛乱之事镇压,科举得以恢复,如果有人想继续参加科举,那也是能重回原籍参加的。”

殿内安静极了。

徐光启、温体仁、毕自严他们,流露出各异的神情,这哪里是暂缓科举啊,这分明是想谋改科举啊。

更有甚者,崇祯皇帝做出的这些举措,分明就是叫江南诸省的读书人,敌视和仇恨肆虐江南的那些反叛势力。

崇祯皇帝这次打出的组合拳,就是要有效转移矛盾,至少叫江南诸省的内部,出现严重的阶级分化。

如果说此事能明确下来,那么对于在暗中推波助澜者,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毕竟大明的读书人,真要是疯狂起来,超乎寻常人的想象。

而除了想达成的这些目的外,崇祯皇帝也要为今后的谋改科举,奠定极为坚实的基础。

科举要继续下去。

可是却不能以八股取士。

用那种呆板的方式,去为大明遴选人才,这根本就满足不了人材需求,靠死读书,如何能治理好地方?

“陛下,此事关系重大,要慎重考虑才行。”

徐光启想了想,走上前作揖道:“倘若真要这样做,至少要拟定好相应章程,以安抚好江南诸省的读书人。”

“嗯,此事的确要慎重考虑。”

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目光看向了周延儒,“周卿家,此事就交由你来办,可听取下衍圣公的意见。

与礼部有司,也要商榷好。

待到这些事情做好后,尽快拟定出奏疏呈递御前,这份诏书必须尽快明发出去,朕不能看着我大明的读书人,受江南叛乱的影响而出现伤亡。”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这就是崇祯皇帝要做的事情。

对守旧派群体的那些小心思,崇祯皇帝再清楚不过了,他就是要捏着守旧派的命门,叫他们无话可说。

改革,不能一味地刚猛,也要懂得顺应大势,能利用有利局势,就必须要懂得利用才行。

多方面的均衡各方势力,是崇祯皇帝必须要考虑的事情,等到此事真的落实下来,那后续谋改科举的部署,就能有条不紊的推行起来,崇祯皇帝就是要拔掉特权群体的根基,重塑大明遴选人才的标准!!

任期

改革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是崇祯皇帝一直在想的事情,仅仅是为了给大明延续国祚吗?

不。

崇祯皇帝没有这般肤浅。

倘若只是为了延续国祚,那崇祯皇帝完全没有必要这般累,只需迎合某些群体,做好开海这件事情,就能确保大明再延续了数十载,甚至更久一些的国祚。

毕竟大明面临的种种情况,说到底就是生存资源分配不均衡,土地兼并日益加剧,导致自耕农规模锐减,继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凭借先知先觉的优势,做出些适当的举措,缓和大明的内部矛盾,做一个昏君,依旧是能确保大明延续下来。

不过这并非崇祯皇帝想要的。

崇祯皇帝一直明确改革,就是想要构建一个相对公平的国情,确保大明治下的各个群体,皆能享受到相应的待遇。

所以崇祯皇帝的改革,就是打击特权。

只有将不公平的特权,都逐一的打击下来,并给他们套上相应的枷锁,那么围绕一个新生的大明,就能实现很多战略蓝图。

“暂缓江南诸省科举一事,陛下颁布中旨明发天下,本官觉得没有任何错,毕竟陛下所忧的那些情况,都是极为现实的事情,倘若因为各省举办府试、院试、乡试,导致不好的事情出现,那这个后果谁来承担?”

“的确是这样,外朝有司的那些反对者,完全是不考虑现在的情况,一味地强调礼法祖制,那到时要真出现问题的话,朝廷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