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1073章(1 / 2)

加入书签

下一刻,皮肤黝黑的阮洪阮大使,一边熟稔地伸手将地上白布写的血状铺平,一边用流利的广州官话回到:“多谢冯大人提醒。”

冯荆介无奈摇了摇头:“唉,你说你这是何苦。”

跪在地上的阮洪表情平静,眼藏热烈:“义之所在……冯大人岂不知,孟子有云,虽千万人吾往矣。”

第704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十三)

站在金水桥边,例行劝慰两句,发见安南喷子冥顽依旧,冯荆介冯老爷无奈间只能摇头。

再一回头,看到掖门里已然有大批官员出来,冯老爷于是只好叹息一声,甩着袍袖走人了。

迈着方步,冯老爷不一时就回到自家衙门,进入了日常模式。

在鸿胪寺上班,自然不是什么好享受。这附近的公廨,大多都是后世城隍庙一样的建筑,老气横秋。

上了百岁的老建筑,外表恢宏有文化感,实则内里阴暗逼仄,完全没有考虑过公务员的身心健康,极其影响工作效率。

好的一点是,冯老爷如今也没什么正经公务可做了……等因奉此的表面文章,谈不上效率,也不需要效率。

鸿胪寺这个衙门,热度最高的年代,还要追溯到三宝太监下西洋。在那之后,鸿胪寺作为主业接待各国贡使的单位,就泯然众人,只能说勉强保持在官场视线内。

然而到了明末这个时间点,鸿胪寺已然彻底退出了主流范围。

导致鸿胪寺变成小透明的原因很简单:没有国家来朝贡了。

时至今日,大明原本还能维持的朝贡体系,已经崩塌。

在北方,大明传统的贡使国是日本和朝鲜。如今,德川幕府为了抵挡殖民者的文化和贸易入侵,开始闭关锁国,顺便断了官方岁贡。

朝鲜国同样艰难。早在1627年皇太极继位之初,就派阿敏发兵朝鲜,只用三个月便逼迫朝鲜签订了城下之盟,史称“丁卯胡乱”。

这之后,来自朝鲜的官方岁贡便时有时无。历史上就在今年,皇太极称帝后,再次出兵,彻底打趴了朝鲜,事实上将朝鲜的宗主权从大明手中抢夺了过去。

北方如此,南方更是不堪。

原本历史上,随着大明衰弱,南方一干藩国便少了官方交流。而在这个位面,情况更加诡异:京城去年就传遍了,南方那只大虫悍然出私兵灭了暹罗,并一干南洋小国。

据说,只是据说,今年大虫在暹罗的皇宫都快建好了……比照着紫禁城建的,几百个土人敬献的嫔妃也都齐备,就等吉日,曹大虫就要登基,国号魏。

京城中的文人为了区分曹大虫和他的曹魏祖宗,私下里已经用“南魏”这个称号了。

作为鸿胪寺高层,冯老爷却知道,传言或许有假,但未必全是虚言——他私下里和跑来京城假冒贡使的商人打听过,结果是:皇宫盖没盖两说,暹罗确确实实被大虫灭了。

以上种种,于别人来说,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但事实上断绝的各国朝贡,冯老爷所在的单位却成了最终受害者,失去了主营业务。

如此一来,冯老爷所谓的上班,其休闲程度,可想而知。

坐在公案后,批一份公文,喝两盏劣茶,去三趟茅房,期间背着手去其他办公室转悠,再与同僚闲扯几句……一早上时间也就过去了。

出门,抬头,看看天色,发现已是巳时末,大约是后世快十一点的样子。

都这个点了,冯老爷自然是要早退了。至于说早退……鸿胪寺的官儿早退,那能叫早退吗?那叫正常下班。

背着手,继续迈着方步,冯老爷出皇城,顺着越来越繁华的街道,往家行去。

明代京城分内外两城。外城不算,内城像套娃一样,包裹着皇城和最为核心的紫禁城。

明清之际,由于内东城大多官衙商宅,而内西城大多权贵私宅,所以北京城有“东富西贵”一说。

不过,这个定义里并不包括冯老爷。冯老爷虽说算是京城土著,家宅也在内城东,但他家的地段并不好,在东城墙根下,朝阳门和东直门之间。

城墙根下就属于低价地块了。背阴不说,遇到战事,还容易被清理。

冯荆介当年不过是一介监生,并不是大户人家愿意无底线投资的举人进士。

当初许配女儿给他的人,也不是什么大老板,只是一家寻常商户。

给冯老爷投资一个女儿和一院宅房,已经是商户平生最大手笔的投资项目了……事实证明,这个项目不太成功。冯老爷在京城官场混了半辈子,连住宅都没本事换个好地段。时至今日,还是住的旧宅。

由于在东城墙根下,所以冯老爷出了皇城后,要穿越整个东城才能到家。好在放衙时间早,时间充裕,所以冯老爷安步当车,径直朝朝阳门行去。

和天下闻名的崇文门税关不同。与前者就隔了一个城墙拐角的朝阳门,平日里专司运各地粮秣进城,俗称“粮门”。

待冯老爷行到朝阳门左近,已然是午市热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