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394章(1 / 2)

加入书签

好在千户大人对事态的发展也是门清,所以他和亲兵们及时用砍刀和鸟铳制止了这种抢劫公库的脑残行为:“抢一钱满门抄斩”这句话,帮助大家冷却了下来。

……

吃饱喝足后,操军们的精神放松下来。到了这时候,千户才敢给这些人安排差事。

前文说过,明末的卫所军制已经蜕化成了一种事实上的半农奴制度,各级将官对手下的军户压榨极其残酷。

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妻女出卖身体已经成了常态化。历年来军户大批逃亡,“干群”关系已经上升到了“仇恨”这一级别。

而滑稽的是,很多时候,卫所还需要军户出力。这种情况在保卫家园时还问题不大,毕竟被盗匪得手的话,大伙都要遭殃。

然而在类似于今天这种主动出击的行动中,将主们其实控制力是很弱的:队伍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溃散,将主本人也随时处于一种被“打黑枪”的状态。

所以李千户这会也不敢逼迫太过,在守住最重要的银库后,就由这些人去吃喝了,局面安稳下来后,他才开始发号施令。

第一步自然是清理尸体。

马势下和几个头目的人头被砍下来打包,准备拿回去邀功。

其他土匪就没那么好运。一身破烂的军户们一边发出嘿嘿的笑声,一边将这人剥了个干净,然后将他们的尸体扔下后崖,就这么曝尸荒野了。

能出来当土匪的,身上穿得起码也是厚实的土布,这些衣服对于贫困的军户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料子。

将土匪身上的衣服和私人物品搜刮一空后,天色已经黑了下来,200来号人于是在寨子里就地驻扎了一晚。

今天晚上,岩头寨里灯火通明,大堆的柴禾都被拿出来烧了火堆,不够的话,还有建筑物——反正也带不走。

第二天一早,就在军户们欢喜地吃着白米煮腊肉时,山下的支援队伍来了。

这些人都是丁立秋派出的人马,是由各家商人的护卫和民工里的积极分子组成的联合队伍。将近300人的队伍带来了驮马和火枪,他们一来,操军就不重要了。

很快,千户大人在监军授意下,完成了自己的承诺:给每个操军发了2两银子的现金,另外,还允许他们每人带走20斤米和一点盐巴。

于是乎,背着大包小包,跑来捡了一趟大漏的军户们,就快乐地被打发回家了,现场只留下了李千户和几个亲兵。

哦对了,军户们还抬走了那几具自己人的尸体——他们入夜前就死了,牺牲在了酒桌上,工伤。

第296节 龙岩战记(十八)

民工积极分子指挥起来就方便多了。他们把银库里的财货都装进箱子,然后贴好封条,和一些值钱杂物一起捆在了驮马身上。

准备就绪后,商队护卫就开始簇拥着驮马队下山。这支队伍里不但有财货,南望这位神秘人物也坐在滑竿上随队回了县城。

留下来的将近200号人又将土匪寨子仔细搜索了一番后,其中有150人也陆续挑着所有的粗货下山了——粮食,刀枪,锅碗瓢盆,统统都被带走。

最后剩下的50人里,核心是两个丁立秋专门从煤矿工地派来的技术骨干,以及一些煤矿工人。

这两人都是最早去大员的杭州移民。现如今第一批识字的移民,还有那些原本就有技术,后来又努力学习语数的人,已经在各行各业当上了骨干。他们贷了房,贷了老婆,统统是成功人士了。

今天这二位就是爆破专家来着。驮马队上山的时候,可是拉来了矿山炸药的。

将剩下的50人分为两队后,爆破专家就指挥着手下开始埋炸药了。

炸点有两处:一处是寨门前的山脊,另一处是一线天。

矿工们先用窑区出产的钢钎,鹤嘴锄这些工具在山脊上打出一排炮眼,然后由技工亲手在炮眼里埋入了一些硅藻土炸药。

这种猛炸药是诺贝尔发明的,非常适合矿山使用:将硝化甘油用硅藻土吸收,效率是黑火药的5倍。虽说没有纯粹的硝化甘油威力大,但是硝化甘油对震动和温度敏感、运输困难等主要缺点也被有效消除了。

埋好炸药和雷管后,人们退到了一线天山口,下一刻,炸药被引爆了。

一连串轰隆的巨响回荡在无尽的山野中,山脊上冒起冲天的烟尘,大堆的石块像瀑布一般滚落下去,原地很快就露出一段三十多米的巨大豁口。

感受着脚下微微地震颤,默数完炮眼的技术员在说了一声:“最后一炮没响”后,就招呼大家退进了一线天。

如果这是在矿上,那么现在就要有人去排障……死亡率很高的排障,经常有人坐土飞机。然而今天这个哑炮就不用了,从今以后,没有人会再来这里。

当第一组人马退进一线天后,发现二组也已经准备就绪。于是大伙继续沿路撤退,到安全距离后,照猫画虎将一线天引爆了。

下山的路是漫长的,而在队尾频频回头的,却是李千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