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责任(2 / 4)

加入书签

“姨母这是说什么话,”宗正卿之位坐得好也不容易,左要打理宗亲俸禄,右要察宗亲婚配,不论选入姓还是选出阁的都得过了宗正之手,确实也不能总让不算亲的大长公主捏着,“姨母辛苦这许多年,将宗室打理得规整,如今要告老,朕不该拦着,只是总得等了冬至后头,好记下姨母多年的苦劳。”

大长公主不动声色,面上仍旧是慈爱的笑:“打理宗室是臣身为皇室中人之责,陛下谬赞了。如今陛下即位,还是早归了大宗正统的好。”

如是再三,推辞得够了,皇帝才允了去:“如是,朕便先叫阿琦去宗正寺跟姨母学着,论起来,您还是阿琦及笄时候的正宾呢,算得我们姐妹半个母亲了。”一番高帽扣上去,先将此事坐实了,免得后头再闹出风波来。

待大长公主告退走了,女帝才特意召了胞兄燕王同新王妃入宫问话。

“那冯氏幼子如今多大年纪?”

“冯家是陛下指婚昭惠皇后才迎了他生母入府,后头得宠了几日有了这冯十四郎,较皇后年纪差十六岁,如今正是十九年纪。”燕王不敢多说,只将冯家逸闻提了来。

倒是蝶若皱了眉头道:“寻常人家男子十五六便开始相看,十七八定了亲开始走礼的,这才到二十正好完婚。这位冯公子十九年纪仍待字闺中……”

怕是一早便为新帝备好的。

只待冯玉京年长爱弛了,或是子息不便了,便送入她后院固宠。

燕王冲王妃轻轻摆头,示意她别再触了新帝霉头,一面偷觑天子神色。谁想女帝反笑起来,道,“岂不正好,朕送他一桩好姻缘。”

她拿着张氏的族谱一翻,指了指末端,“这不是正好有个十七八尚未定亲的表妹。”

正是先孝敬皇后幼妹独女张允青,上头一个哥哥正考着科举的。张氏虽为承恩公,这爵位却只沿两代,又是给了张相第二子,这第三房除了财产实在没什么东西,此时攀上新帝皇后本家,虽皇后已薨,冯氏却是实打实的前途。

“就这么办,赐婚这个小表妹同冯十四,再给添上足足的妆奁,赐先生父亲一个承恩公嘉赏便是。”至于未来启用与否,可就不是冯氏能左右的事情了,“张氏出美人,冯氏也算得清俊,配得起。”皇帝冷笑,收了族谱去,一面叫人摆饭,留着兄嫂宫中用膳。

燕王妃上了座,给燕王使了个眼色,自将男人挤去了下首,这才扶着皇帝坐下来。天子面上没什么表情,只等着宫人们将膳摆齐了,由着贝紫给她先盛了一碗百合乌骨鸡汤来。

“还没贺蝶若姐姐新婚。”皇帝笑道,“虽说一早便胜似夫妻了,此番总算是正了名头,也算新婚。”

夫妇两个本顾着皇后新丧,不欲庆此事,只是此刻皇帝提起来了,也只有陪着皇帝叙话,“多谢陛下关怀,说起来还是陛下恩典的。”

“总是看着你们过得好才好,”皇帝搅着汤匙轻声道,“终究前头的都过去了。”那瓷勺在里头转了一圈又一圈,偏生就是不能起来,“只是不知道阿琦整日在公主府里如何,本是前头怀王的旧邸,改得匆忙,也不晓得她住得惯不惯。”

“臣看过三殿下,她新收了几个乐师,在府中莳花调琴,也算安乐。”燕王妃柔声道,“臣同王爷也好。”

“那就好。”她似乎是终于下定决心一般,将汤匙舀上半匙来,呷了一口清汤入口。

过了许久才咽下去。

“陛下胃口不佳,怕要换些更清淡落胃的来。从前爱浓油赤酱、麻辣焦香的可不能再上了。”

“这还不够清淡的么……”女帝苦笑,“朕吃不下罢了,换了什么都是一样的。”一桌子上,净是清蒸白灼温炖的,什么都切得细细的,油腥也少,见不着什么难克化的东西。

蝶若亲去盛了小米粥来,“操劳过度怎么好呢,无论如何须得吃下些东西。”她握了皇帝的手,“眼见着您越发清减,都瘦脱相了。臣不懂国事,只看着您这般憔悴,也知是极耗心力的。”

“好,姐姐劳心,朕尽力多用些。”女帝拉起一个笑来,就着米粥又进了几口。蝶若见着她肯用些,赶紧让人将前头的菜换了一番,亲自看着皇帝吃了小半碗粥并些子肉脯鱼脍的才肯坐回去。

“你说陛下这样怎么办呢,眼见着只剩下一个壳子了,那……那贵君又……”蝶若在马车里连声叹气,“当时以为过了那一段,除了宋常侍就好了,怎么就这样了……”

“她是心病,又是被崔氏门生逼着迎了贵君,前头连冯家都跳……”燕王也跟着叹气,实在是被传染了,“我们也很难插手,前头的大权我得避着些,你若担心倒可以多递牌子进宫,平日里少同人交集,免得出事。”

“你还是亲兄长,怎么也这么冷着?”蝶若说着便白了枕边人一眼,“你们皇家人都没心的么。”

燕王轻手轻脚掀起帘子看了一眼,确定是已出了宫门才道:“陛下这位子不稳,若宗室文臣要政变,你说往谁身上推?我们关着门只管吃喝玩乐才是不给陛下添堵,我若时时进宫,难免被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