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臣再拜顿首(3 / 6)

加入书签

出了朔州营地,女帝便扶着法兰切斯卡差点上不了马。

“景漱瑶……你还好吧……?”他不敢惊动了旁人,只能半扶半拖着这个难缠的天子往外走,“怎么突然就站不起来了……”

“我腿上磨破了。”女帝声音平静,“怕没留下多少好肉。你扶我一把。”真是一点都不客气。法兰切斯卡没办法,只能牵着马到了没人的地方,把女帝举上马去,看她蹬稳了才自己上了另一匹马,“你能不能行啊?”

“我怎么不行。”女帝冷声道,“不行也得行。”趁着京城銮驾出动的消息还没出,定远军里这些桩子没反应过来,她得把事情全部做完才行,别说腿上没好肉,就是把腿锯了也得干完。

不然她的少年郎就白死了。

现下是第四日,明日一早宫中的銮驾就会发兵亲征往幽州来,圣人亲临,消息必然三日内即可传到,统共不过还余下三日时间,必须将幽云朔三军全都走一遍,捞出可能的暗桩,还要安排人告御状当朝弹劾崔氏。

“走,抄近道去延平。”

宫中四日不平了。

崔简被禁足蓬山宫,撤了六宫大权。“长公主”暂回了公主府,“女帝”余毒未清,虽然渐渐地好了起来,终究是断了朝议,缩在栖梧宫“养病”,连女帝身边的西人亲卫也几日不见踪影。

宫中人无不惶惶。尽管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究竟“天子”周身的沉闷氛围还是从栖梧宫扩散出去,渐渐蔓延到整个金乌城。

崔氏在京中的几处府邸被暗中监视,但凡有一丝风吹草动便要报信宫中。

女帝临走时携带的信鸽陆陆续续飞了几只回来,传信幽、朔两州均有衣食不足数之情,让赵殷暗中查访户部派出的主事及崔平门生故旧动向,物资数额不少,很难短时间内全部销账,大概率还在京中,最好能尽快捞出,随銮驾直发漠北。若实在不足,便另开了天子私库,动用从前昭熙凤君名下的商队购置物资,以西洋商队出关行商名义急速送至军中。一并还有女帝亲手所书崔氏罪证,只等燕王回京,便可查抄崔氏家产,将崔家一网打尽。

“赵大人,明日下孤便要依阿姐的意思发兵亲征,到现在还没有赵小将军的信传来,孤担心……”

长公主不擅长政务,在揣度人心上却向来比女帝更妥帖。

“殿下,竟宁是活不成的,臣以为陛下也做好了准备。明日出征,臣会随銮驾去往幽州,届时还请殿下关照朝中。臣的人已经联系上了燕王,不日燕王回京,殿下的担子便能轻许多了。”

梁国公的声音异常平静,为将者一早便做好了准备马革裹尸,他是这样,想来竟宁也是这样。

长公主却不这么想。她取了茶具,亲手为赵殷点了一杯茶,道,“阿姐自通泰四十九年后便再未亲手执剑了,大人知道是为何?”

“臣不明,望殿下指点。”

“因为阿姐心念冯文忠公。”长公主倒出一杯奶白的茶汤来,“冯文忠公死于阿姐剑下。而此刻的赵小将军,也不啻为死在阿姐手下。”她轻声微笑,“阿姐要立赵小将军为后,可不是为了梁国公府的兵权啊。”

长公主柔柔地笑,看起来温软婉约,很有些天家女眷独有的轻灵风姿。

“臣……明白了,多谢殿下点拨。”

“大人明了便好。”她又斟上茶汤,“大人明日便要出征了,孤以茶代酒,祝大人凯旋归来。”

赵殷正谢了恩典,便有一小黄门匆匆跑进殿里:“陛下!陛下!燕王回京了,要求即刻见陛下!”

然而,十年不曾执剑的女帝腰里还是佩了一把青光宝剑。这剑很重,乃是专为沙场马战所制,要想舞得随心所欲甚至还需要双手握持。

还是她从少年郎的甲上解下来的。那时这剑上满是血污,几乎看不到剑锋。

此时女帝便高擎宝剑,在延平城下叫门。

“法兰切斯卡,如果不开,你就进去探探虚实。我怕已经被漠北人吞了。”

“好,还是老规矩,有危险就放血,我闻到味道就能找到你。”法兰切斯卡没多问,径直下了马绕了开去,随后找到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墙根,几下蹬墙,轻轻巧巧便翻上了城墙,消去了踪影。

“来者何人?”

“我才要问你们是何人,我乃圣上特使,奉圣人之命据守延平。”女帝高声叫道,举起金牌,“开城。”

不多时,一骑小将当先飞驰出城,身上衣袍褴褛,只有甲片包裹在身上,让他看起来还没那么狼狈。这小将手提一杆长枪,身佩一柄宝剑,策马飞驰而来,在距女帝三尺远的地方勒马停下,验明金牌,确认身份。

他似乎是当年和竟宁一同受赏赴宴的。

小将盯着女帝毫无遮拦的脸看了许久,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如何,正身已验明了吧?”女帝扬起头颅,正视对方的眼睛,“可能放行?”

何止是验明。

小将利落地翻身下马,单膝跪下,叩拜行礼:“参见陛下……!”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