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14节(7 / 8)

加入书签

已经摧毁了一切直到十九世纪,重建才开始了

然而,我们不妨目前要问一下,三个世纪以来,这两种艺术中到底是哪一种真正代表了人类思想呢?人类思想是怎么被表达出来?是哪一种不仅表现了人类思想对文学和经院哲学的种种癖好,并且还表现了其广阔深刻和普遍的运动规律呢?是哪一种既不间断又不留空隙时时刻刻和人类这行走着的千足怪物相迭合呢?究竟是建筑艺术还是印刷术?

当然是印刷术可不要搞错了,建筑艺术已经死了,永远也不存在了,它是被印刷的书消灭的,是因为它不能那么耐久而被消灭的,也是由于它过于昂贵而被消灭的任何大教堂,造价就达十亿之巨请设想一下,需要投资多少,才能重写建筑艺术这部书,才能重新在大地上星罗棋布地盖起千万座建筑,方能重返昔日的鼎盛时代,那时宏伟的建筑物成群,正如一个目击者所云,仿佛这个世界晃动着身子,脱掉原来的衣服,穿上一身教会的白衣裳(格拉贝拉杜尔菲斯)

一本书一下子就印好了,所费不多,而且还可以远为流传!人类的全部思想,如同水往低处流,都沿着这斜坡倾注,这也没什么奇怪的?这并不是说建筑艺术再也不会在其它地方造起一座美丽的宏传建筑,一件单独的杰作在印刷术统治之下,确实还有可能不时看到一根圆柱,我想那是由全军用缴获的大炮熔铸而成的,就像在建筑艺术统治时期的《伊利亚特》和《罗芒斯罗》《摩诃婆罗多》和《尼伯龙根之歌》一样,都由全体民众对许多行吟史诗加之兼收并蓄和融合而成的二十世纪突然出现一位天才建筑家是可能的,就好比十三世纪突然出现但丁一样但到了那时,建筑艺术不再是社会的艺术,集体的艺术,支配的艺术了人类的伟大诗篇,伟大建筑,伟大作品,不必再通过建筑形式去修建,而是利用印刷就行了

从此之后,可能再复兴建筑艺术,但再也不可能以它为主了它将接受文学规律的支配,就像文学过去接受建筑艺术规律的支配那样这两种艺术的各自地位是能够互相转换的在建筑艺术的统治时代,伟大的诗篇虽然寥寥无几,却有如雄伟的建筑,这倒是千真万确的印度的毗耶娑冗长繁杂,风格奇异,难以识透,就如一座巨塔一般,埃及东部的诗歌,好比建筑物一样,线条雄伟又稳重;古希腊的诗歌,平稳,安谧,瑰丽基督教欧洲的诗歌,拥有天主教的威严,民众的朴实,一个复兴时代的那种丰富多采和欣欣向荣《圣经》好像金字塔,《伊利亚德》好像巴特农神庙,荷马好像菲狄亚斯十三世纪,但丁成为最后一座罗曼式教堂;十六世纪,莎士比亚是最后一座哥特式大教堂

到此为止,我们所说的必定是挂一漏万,有失偏颇,但概括起来,人类有两种书籍,两种纪事,两种约典,也就是印刷术和营造术,也即是石写的圣经和纸写的圣经这两部圣经在各个时代都是大大敞开着的,当今我们注视他们,不免会缅怀花岗岩字体那种显而易见的壮丽,缅怀那用柱廊方尖塔门碑写成的巨大字母,缅怀那遍布世界的一座座人类筑成的高山,缅怀从金字塔直到钟楼从凯奥甫斯直到斯特拉斯堡那悠悠岁月应该重温一下那写在大理石书页上的往昔历史,应当不断赞赏和翻阅建筑艺术这部巨著,但是,可别否认由继起的印刷术所筑成的这座建筑物之伟大

这座建筑物庞大无比不知是哪位自命不凡的统计员曾经计算过,如果把古腾堡以来所印出来的全部书籍,一本本累在一本上面,可以从地球一直堆到月球上去但是,我们要说的并不是这种伟大话又说回来,如果我们千方百计想对迄今为止的印刷全貌有个总的印象,这全貌难道不像一座竖立在全球上的广大无边的建筑吗?至今人类对这一建筑还不懈从事,它那庞大无朋的头部还隐没在未来的茫茫的云雾里哩这是想象力的蜂窝,这是智慧的蚁巢;人类各种想象力好像金色的蜜蜂,带着花蜜纷纷飞来了这座建筑有千百层,到处可以看到其内部纵横交错非常巧妙的暗穴,每个都向着栏杆楼梯表面上,蔓藤花纹圆花窗和花边装饰,比比皆是,令人目不暇接每一作品,看起来仿佛是那么随心所欲,那么形单影只,其实都有自己的位置,各有其特点整体是和谐的从莎士比亚的大教堂直到拜伦的清真寺,成千上万小钟楼杂沓纷陈,充斥着这座一切思想结晶的大都市在其底层,往身建筑艺术未曾记录过的人类某些古老篇名,也被添写上了入口的左边,刻着荷马白大理石的古老浮雕,右边刻着抬起七个头的多种文字写的《圣经》再过去是罗芒斯罗那七头蛇,还有另外一些混杂的怪物,诸如《吠陀》和《尼伯龙根之歌》而且,这座奇妙的建筑物一直并没有竣工印刷机这一庞大的机器,社会的智依不停地被某吸取,不断为这座建筑吐出新的材料全人类都在手脚架上忙碌着,有才智的人个个都是泥水匠,最低下的人也堵洞的堵洞,垒石的垒石雷蒂夫德拉布雷东纳也背来他那一筐灰泥每天都有新的一层砖石砌高起来除非全部作家都出钱投资,还有集体的贡献十八世纪贡献了《百科全书》,大革命贡献了《导报》的确,那也是一项与日俱增永无止境地螺旋式往上堆积的工程;也是各种语言的混合,持续不懈的劳作,永不停息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