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204节(1 / 3)

加入书签

虽然黎大嫂没有读过书,却也是知道,儿子高娶但是闺女实际上低嫁好一些。

当然,以前在乡下她也是没有这样的头脑,巴不得妞妞可以嫁入条件好的人家以后不会吃苦受罪。

可自打开始做吃食买卖进而开了食铺见识更多的人之后,黎大嫂却是知道,富人家里虽然看着日子好。

起码吃喝不缺衣食无忧,可是日子却不一定会顺心,尤其是她知道有好些大户人家的男人都有三妻四妾的。

在这一点上黎大嫂尤为感激婆婆,三郎进京之前婆婆曾经严厉叮嘱过,老黎家的男人都要守着本心。

什么富贵之后抛弃糟糠妻或者在外面玩女人,就让你爹打断你的腿!

这话只对三郎说了,因为整个老黎家的男人也就他最有出息,以后当了大官荣华富贵都不会少的所以婆婆才会担忧。

可是同样的,对老黎家的男人来说这也是家规了,黎三郎守住了黎大郎黎二郎肯定就也要遵从。

为了这一点,黎大嫂黎二嫂也会对婆婆更加的尊敬爱护的。

天壤之别

现在老黎家的人自己日子过得都不差,所以也就犯不着为了一点小利益把妞妞许给所谓的富贵人家。

家世不用太好,和黎家差不多就行,只是这样的人家放眼京城却也是很难找到的。

要么家境好可是婆婆小姑子难缠要么男人本身没大作用,这样的黎大嫂都看不中。

还好,妞妞出嫁还有好几年呢,这个不急。

黎大嫂现在最发愁的就是,长得不太好看也不愿意读书的大毛,难道就嫁——

哦,不,难道就娶不上媳妇了?

而此时,黎修平正在接待他的客人,这次来的倒不是官场上的朋友。

是周健安,年前他和同窗已经到黎家拜访过几次,这过年的时候当然趁着黎修平休沐在家多和他聊聊。

毕竟是已经经历过一次的人,周健安现在非常明白,这春闱考试特别是在策论方面。

考生的学识丰富与否是一方面,策论的内容方向是否符合考官的心意,也是十分重要的。

黎修平是上一届的状元,这几年一直都是在翰林院任职,知道的消息肯定比他们这些外地的考生要多。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现在可以说是能够完完全全的他们的关系上。

新年期间有客上门,而且周健安他们也不是空着手来拜年的,石氏自然是表现的更为热情好客。

除了好茶好水招待,还留他们一起吃了顿午饭。

当然了,跟黎家其他人是分开吃的,索性让黎修平就跟他的几位昔日同窗单独开一桌。

正好可以边吃边聊,从京城习俗说到老家省城那边的情况,黎修平询问了昔日同窗的学习内容以及进度。

而周健安也问了黎修平在翰林院上职的情况,以及就学业上的一些问题以及考试的知识点做了一番请教。

官场上的事情,黎修平不可能大咧咧的什么都往外讲,哪怕在家里跟爹娘媳妇都讲得少。

这并不是他跟爹娘媳妇感情不好,规矩如此而且有些事情是不能说的。

所以一开始周健安的问题黎修平都是含糊带过的,但是说到学业方面他还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还有经验什么的。

可以拿出来好好地和同窗说一下:

“其实读书吧,那些内容我们哪一个不是翻来覆去的背出来了?

毕竟都是寒窗苦读十几年,可不光是要背下来书本的内容,关键是要吃透那些知识要有自己的理解。”

总体的范围那么广,黎修平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不过说了一点自己应试的经验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但是对于周健安他们来说,却也是受益匪浅的。

书本上有些知识,哪怕他们看了又看,有些东西还是悟不出来。

结果现在听黎修平从别的角度又讲解了一次,周健安他们听了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接着,看黎修平的目光就更不一样了,带着深深地敬畏。

要知道,府学的先生都没有从这个角度去讲解,反而是黎修平的观点更透彻也更容易理解。

也难怪人家连续几次都是第一名,看看这读书的天赋,那可是常人比不了的。

总之,整个新年期间,黎府都是热热闹闹的。

黎老头石氏每天也都是乐呵呵的,虽然偶尔心底也是有些遗憾,到底还是惦念着老家的人事物。

这次离家的时间稍微长了点,主要的是,下一次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回去。

不过二老也只是把这偶尔的惆怅摆在心底,不会表现出来让孩子们难过。

过了正月十五,石氏迎来了一个大惊喜,黎府来了客人。

不对,不能说是客人,是跟着商队一同进京的梁俊杰还有黎小妹。

梁俊杰十分的认真,见到黎老头石氏之后作揖行礼,又对着黎修平方青青认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