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91节(2 / 3)

加入书签

“愣着干什么?把小姐捆起来请回卧房。”

姜淮旭嘴唇发白干裂, 消瘦的面颊上是病态的红,他说完没忍住咳了一声, 指节分明的手搭在门框边, 因为太用力而青筋暴起。

撄宁见过自家兄长挨罚的样子, 打眼一瞧就知道他是什么情况,虽不知发生了什么, 但大哥总不会害她,她也不欲令大哥为难。

撄宁脑筋飞速转动,在侍女走到自己身边之前, 小心翼翼的擎了只手出来:“不绑也行, 我自觉回屋成不?”

识时务者为俊杰。骨气这东西再压秤也不能当饭吃。

姜淮旭目光沉沉落在自家幼妹身上, 半晌才嘱咐侍女道:“找人在小姐屋前屋后看着, 一刻也不要松懈,她如果离开姜府, 为你们是问。”

依着撄宁来来说, 翻墙出逃简直是她的家常便饭,但若会连累旁人, 她必然是不肯的。

大哥这是下定了决心要看着自己,不是做戏。

撄宁没有多话,老老实实的跟在侍女身后离开了正堂,只在和长兄擦肩而过时,脚步顿了一下。

姜淮旭胸膛正在剧烈的起伏,他匆忙出门穿了袭青衣,如今后背已隐隐洇出一片暗色,顺着肩脊延展到后腰,空气中都是淡淡的铁锈味儿。

撄宁默默咬住了下唇,人还跟着侍女往前走呢,心思全系在了自家大哥身上。想也知道,大哥受罚多半是与她和晋王的事情有关。

身后隐隐传来亲人的交谈声。

“旭儿,你怎得出来了,快回屋好好修养……”阿娘的声音透着焦急。

“你管这个不孝子作甚?他险些要拖着姜家去送死了!”

听不到大哥的声音,阿娘也没有反驳,大约是在继续抹泪。

撄宁没有回头,她忽然想起件幼年发生的小事。

那年泸州发了洪灾,河堤旁的村舍被天降暴雨尽数冲毁,阿爹在州衙熬了整整一宿,翌日没有回家,反而不顾风险亲临堤坝指挥。

撄宁吃完午饭就坐在家门口的柿子树下,边吃绿豆糕边等阿爹回来,可直到她吃的小肚滚圆,太阳落了西山,也没等到阿爹回家。

偶有来往的路人看见姜府的牌匾,会感叹一句——姜监察史真是难得的好官。

撄宁那时候还不明白‘阿爹不回家’和‘他是个好官’之间有什么关联,只是听阿娘的话来门口等。

阿娘自打昨日晚膳听完州衙差役来传的话,就一直在抹眼泪,夜里抱着她睡觉也在默默流泪。撄宁起床的时候,摸到半边枕头都湿了。

她不知道阿娘在哭什么,只能捧着自己最爱吃的驴打滚喂她。

有好吃的,就不哭了。

可阿娘不光没吃,还抱着她哭的更凶了。

然后吃过午膳,阿娘就让她出门等阿爹回家。

撄宁垂着脑袋困的眼泪汪汪,小小的打了个哈欠,路过的人便立马走近了蹲下身,伸手摸摸她脑袋,劝慰道:“小姑娘不要哭,善有善报,姜监察史肯定会平安归来的。”

与他同行的路人轻声问了句:“姜监察史的女儿年纪如此小吗?”

“对,应该六七岁吧。”

“孩子这么小……真是好官。”

撄宁听不大懂他们说的话,但她知道‘好官’是夸人的词儿,于是歪着脑袋认真道:“谢谢大大,但是我没哭。”

“唉,”那人又叹了口气:“没事儿,你还小呢,想哭就哭吧。”

“我没想哭。”撄宁搓了搓眼睛,一个劲儿的摇头。

她现在回想起来,根本记不清那人的面容,只记得面前围了越来越多的路人,不是夸她阿爹是好官,就是安慰她别哭。

她在大家七嘴八舌的夸赞声中,努力证明自己没有哭,解释到口干舌燥,又有人夸她懂事,不愧是姜监察史的独女。

好莫名其妙的一群人。

那场洪灾最后是如何收尾的,撄宁不记得了,但在她脑海为数不多的记忆碎片里,阿爹每次被人夸‘好官’,背后都是阿娘那好像流不尽的眼泪。

可能是见惯了阿娘的眼泪,她小时候就隐隐明白了,哭并没有用。撄宁就是这样,长成了如今任人捏圆搓扁也不掉金豆儿的宽厚性子。

瞧上去软乎乎的没脾气,叫人疑心她缺筋少弦整天傻乐。

实则煮不熟也锤不烂,能把某位活阎王气到太阳穴直跳。

只是能准确摸到她这根不安分骨头的人,少之又少罢了。

——

虽正是潮热的日子,可东偏室紧紧关了门窗,生怕多透进一丝风,侍从端的铜盆里混了血水。

姜淮旭背上的伤势太重,无法平躺,只能趴在矮榻上,大夫给他上完药,叮嘱侍从几句便离开了。

姜淮旭客气的倒完谢,刚要合眼休息会儿,房门忽然打开了一条缝隙,一颗贼兮兮的脑袋探了进来。

“阿兄。”

撄宁不等他答应,便灵活的闪身进来。

她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