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544节(1 / 2)

加入书签

我们花了几小时,终于登上了玉秀峰。

借着朦胧的夜色。

我们打着高光手电在四处寻找着墓碑。

据倪四爷所说,丛山丘自从把父母合葬在这里之后,十余年来从来没有再来看过。

玉秀峰杂草乱木横生。

我们找了一圈,并没有找到坟地。

无奈之下。

我只好站在了一块石头之上,往四周望了一望,用手指对着方向,比划了几下。

下来之后。

对小竹和三黑子说道:“顺着西北角找!”

几人开始沿着西北角找。

二十几分钟之后。

果然在一处杂草丛生的地方找到了一座坟包。

掰开杂草,抹干墓碑上的灰尘。

上面赫然写着“七刀、母钟秀琴之墓,儿丛山丘立。”

对父亲没有大名,只用外号,而且前面竟然没有加“父”字。

可见丛山丘始终没有原谅过七刀。

三黑子挠了挠头:“老板,你还懂风水?”

我摇了摇头:“不懂。我只是根据丛山丘母亲说想望着石寨山方向这条信息来判断的,没想到判断对了而已。”

我们开始给坟墓拔草、上香、洒酒。

紧接着。

我带着他们两个,对着坟墓开始行江湖大礼。

三叩九拜。

拜完之后。

我心中思绪万千。

这次来滇西找七刀,费劲了辛苦。

但没想到。

我们竟然会以这种形式见面。

不过,我想以七刀前辈的肚量,他应该能理解我。

三十年了。

他一直苦苦等待,并为之付出生命的承诺,今天终于到了画上一个句号的时候。

如果七刀前辈能说话。

他也一定会同意我将墓穴挖开!

我跪在地上,再度三叩首,心中暗道了一声得罪,转头对他们说道:“开墓!”

中计

三人开始拿着工具挖土。

这墓地毕竟不是王公贵族的古墓。

普通百姓的封土墓而已。

经过岁月沉淀,外面的土质虽然较为坚硬,但刨开表土之后,里面就比较好挖了。

饶是如此。

为了尽量减少对棺木和尸骨的破坏,我们尽量挖得慢一些。

这也导致了我们行进的速度比较慢。

二个小时左右。

我们终于挖开了封土堆。

里面是一具定制的合葬大棺材。

棺木已经完全腐朽了。

三黑子见状,双手合十,嘴里喃喃地说:“七刀老爷子夫妻,我们今天来打扰,实在迫不得已。我们老板说了,等事情了结之后,一定会给你们在玉秀峰再找一块风水宝地进行厚葬,每年清明、中元、冬至三节给你们磕头烧香!”

“那什么……你们要是有起床气,可以去一个胖子发泄,他姓肖、名岚,千万别跟他客气……”

我们小心翼翼地拿开了上面的腐朽棺木,慢慢地清理泥土。

可接下来的一幕。

却让我们傻了眼。

里面空荡荡的。

别说尸体,连腐烂的寿服碎片都没有!

我们几个人顿时面面相觑。

小竹说道:“会不会……我们没有清理干净?”

我沉声说道:“继续清理!”

三人再次仔仔细细、里里外外清理了好几遍。

确属是一具合葬空棺材!

三黑子皱眉道:“会不会是下大雨把遗骨给冲走了?”

小竹闻言,摇了摇头:“不可能。要冲走肯定是棺材先被冲毁,而且坟包也会七零八落,现在坟包和棺材都还完整存在,证明这里一直没有被暴雨给侵蚀过。”

三黑子说道:“那怎么回事?!难不成丛山丘欺骗了老四?!不应该啊……老四的导引术,狗都要开口说人话!”

我说道:“七刀夫妻的尸首被人给偷走了。”

他们听了,傻了眼。

我指着这些破碎的棺材板:“民间有‘天下棺材七尺三’的说法,因为我们自古以来以七尺之身为尊,但因为棺材为阴宅,所以死者头上一般会垫一片瓦片,脚下会垫两块砖头,这叫头顶天脚踏地,瓦片、砖头加起来刚好三寸,对应七尺三的说法。”

“这虽然是一具合葬棺材,但长度却严格按照七尺三的来,可你们看七刀夫妻脚下踏的四块砖头仍在,但头顶两片瓦片却丢在了远处。”

“而且,棺材一头大一小,象征一阴一阳,但大头向的板子却有一个巨大的规则窟窿,这肯定不是自然腐朽形成的,必然是被人挖出来的洞。需要挖洞,只有刚下葬的棺材材质相对坚硬,才要挖。”

“综合上面两个情况,证明有人在七刀夫妻下葬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