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393章 敢问你尊的是哪家的夫人?(1 / 2)

加入书签

叶清河和林明晰的对话并未引起过多关注。

随着皇上亲临。

殿内的气氛瞬间热烈至沸腾。

皇家求贤若渴。

学子终成抱负。

两厢合宜之下,自是融洽。

三巡酒后。

天子闲话。

臣子逗趣。

满室生笑,好不乐哉。

众言欢声之下,有人凑趣提议说行酒令。

略带醉意的皇上放下了手中酒杯,沉吟片刻笑着说好。

只是今日既事琼林宴,所到之人皆是文中翘楚,这酒令也不可与寻常玩乐一般。

否则便是失了别致。

提议之人早有准备,献宝似的说了一通。

惹得众人叫好。

见众人兴致高涨。

皇上笑笑道:“光是玩乐也无趣,这样,今日走酒行诗获胜头名者,朕另有封赏,赏什么先保密,但必不会让诸位失望。”

与皇上关系亲近些的近臣听了,立马露出了期待之色。

有人朗笑道:“皇上自来出手大方,今日之奖定是难得珍品,若非微臣文辞浅薄不堪献丑,定也要下场一试的。”

“文大人既是感兴趣,何不试试?”

“是啊,左右今日是能者得之,万一您就成了呢?”

群臣笑声不绝。

皇上取笑了几句,酒杯轻置宣布开始。

走酒行诗,讲究的是杯中酒尽,诗词出篇。

与击鼓传花有异曲同工之妙。

却又比击鼓传花多几分难度。

由提议之人起首。

逐渐往下。

杯酒满乘诗词尽斗。

越是往后,难度也就越大。

考虑到有人或许不善言辞,皇上还命人在每人的桌前放了笔墨。

说不出的,可动笔挥洒。

等一局结束后,再将所作诗词摆出来,由大家赏评。

多数认为上佳的,则算获胜。

今日琼林宴的主角是今科三甲。

林明晰等人分次而列,顺位坐在皇上的右侧下首。

按传诗的顺序,正好是末尾几位。

也就是最难的位置。

榜眼魏长安起先存在感不强。

但于此倒是自如。

刚轮到他,信口所出便是对仗之辞。

虽不至可谈惊艳。

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出如此诗词,属实不错。

可见其根底扎实。

傅起言不善此道,挣扎着落笔头上就沁出了一层薄汗。

林明晰落笔而顿,收笔时正好酒令止。

险避惩罚。

三甲各有所态。

有魏长安之作在前。

人们更好奇林明晰和傅起言会有何表现。

二人所作被人拿到了皇上的御案前一字摊开。

一起拿上去的,还有其余人写的。

皇上含笑看了半响,头疼似的摆手。

“朕看着谁都好,只怕是一时难抉出胜负,将这些都一一传下去,让诸位大人都瞧瞧,看谁更能担得起今日的好字!”

纸张依次往下在众人手中传递。

台下议论不止。

傅起言尴尬的抹了一把头上的汗,看了一眼神色淡然的林明晰,忍不住道:“你不紧张吗?”

林明晰有些好笑。

“这有何好紧张的?”

“更紧张的时候,咱们不是已经过去了吗?”

此时作诗行酒只为玩乐。

不涉前程。

输赢都为取乐。

林明晰当真不觉得有什么好紧张的。

傅起言顿了顿,转念一想好像的确是这么回事儿。

眉眼间的局促缓缓也散了不少。

一旁的魏长安见状扯了扯嘴角,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静默不言。

傅起言和林明晰小声说笑。

众人对于诗词的评赏也到了尾声。

有个文史院的官员拿着两张纸,为难道:“这二者虽立意迥异,可均有所长,不相伯仲,微臣等人实在是分不出上下,皇上要不拿个主意?”

皇上笑着点头。

两张纸被递到了案前。

他凝神看了片刻,笑道:“破冬是何人所作?”

人群微微安静了一瞬。

于末座的叶清河起身道:“回陛下话,是微臣拙作。”

皇上面露赞赏,轻叹道:“寒冬寂寥,必得破雪融生,方可有天青之兆,百瑞之德,诗词虽短,但寓意深远,小小年纪能想及此,心怀百姓悲悯苍生,属实不易。”

“不错。”

得皇上这番话,已属极高的赞赏。

叶清河面上不显轻狂,谦逊道:“多谢陛下。”

皇上含笑点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