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1411章 布局航天全产业链(1 / 2)

加入书签

是的,二次重组尽管让中国腾飞在优势产业上得到了加强,可同时也接受了部分老大难企业和单位。

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

没办法,谁让这已经是现下国内企业重组时的常规操作,毕竟国家和地方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养个一两年还行,长久下去谁也受不了,还不如找个好婆家半卖半送的推出去,成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成那就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市场经济嘛,懂的都懂。

正因为如此,在2000年前后迅速扩张的企业往往都是规模跟吹气球一样,膨胀的特别快,但内中被各级部门塞了多少不良资产谁都不知道,反正在资产负债表里都是一串串漂亮到爆炸的数字。

但过不了多久,随着不良资产的迅速衰落,连带整个企业都被跌入深渊。

庄建业在扩张上历来讲究质量不求数量,但上层大领导的意思不能违背,好在大领导们体恤中国腾飞的不容易,允许庄建业等人可以有限度的选择这些老大难企事业单位。

这就让庄建业有了充分调整和布局的空间,比啥也不说,直接塞过来要好多得多。

而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便是庄建业亲自选中的重点单位,要知道能在现如今被庄建业列为重点单位的中国腾飞下属企业已经少之又少,别说是一个新加入的老大难单位,就是一行在二十三分厂时期作创业的功臣单位也未必能捞到一个重点单位的名头。

由此可见庄建业对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的重视程度。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能够补齐中国腾飞在航天领域当中最后一块短板。

而这就不得不说中国腾飞在航天领域的定位了。

不管是上级赋予的任务,还是自身产品的竞争,产品的定位很重要,中国腾飞的航天业务同样如此。

最为在这方面的后起之秀,想跟那些老牌的航天研究院竞争远程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这类国之重器显然不可能;跟几个根红苗正的空间研究所竞争通讯卫星和高性能遥感卫星也不现实。

至于发射场、测控中心这类国家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就更不容易插手,似乎在航天领域中国腾飞除了给大佬们做配套也没别的出路。

若是如此的话,那庄建业也不会一门心思的挤进航天领域,并喊出中国腾飞的目标是星辰大海的豪言壮语了。

事实上正是庄建业瞧准了国内航天领域的一大空白,这才一头扎了进来。

而这个空白不是旁的,正是国内运载火箭快速发射与卫星迅速补充能力。

民用领域管这个叫做卫星低成本快速入轨;军事上就叫做快速发射。

当然,在民用方面,其作用就是降低成本,实现小微型低成本卫星的快速组网,或卫星星组的迅速搭建;可在军事领域其战略意义可就大了去了,配合着反卫星体系,能够在战时迅速补充战时损毁的卫星,并重新构建自身的卫星支援体系。

可以说是现代化战争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国内能否够构建独立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并平稳运营的战略基础。

毕竟打下对方的卫星是威慑手段,能不能快速有效的补充那才是根本,不然不就成了空有蛮力却永远补充不到能量的猛男,哪怕勇猛精进,哪怕能夜战天明,可吃不上饭、喝不上水,早晚也得精尽而亡。

外层空间的情况也是一样,能打卫星那是基础,能快速补充损失的卫星那才是真牛x。

苏联当年的西方—81演习为什么让西方胆战心惊,是钢铁洪流凶猛还是战机布满天空?

说实话,那都是普通民众惧怕的点,在真正的战略家眼里,什么钢铁洪流,什么战机密布,除了在视觉上有些冲击外,实际效果也就是多消耗几枚战术核武器。

令这些真正大佬忌惮的是苏联伴随着战略核导弹试射过程中两次反卫星实弹发射,以及随后的两次卫星的快速补充发射。

这说明苏联不但具备极强的反卫星战斗力,更拥有在自身卫星遭遇损失后快速补充的能力,等于是说苏联随时能把敌方设在外层空间的“眼睛”一颗颗戳瞎,而自身根本不怕对方有同类手段,因为他们的快速补充能力完全可以弥补损失。

届时单向透明的战场就可令苏联军队为所欲为,直接打得两眼一抹黑的敌方找不到北。

而这也直接催生了数年后自由美丽间的星球大战计划,没办法,实在是自由美丽间人害怕了,你苏联有这么强的外层空间控制力,这要不是不搞一搞,以后自由美丽间的卫星、航天飞机还不得跟靶子一样被一个个打下来?

干脆,直接把你们的能打击外层空间和远距离目标的能力封死,如此才一劳永逸。

由此可见反卫星与快速发射能力是有多么的重要。

反卫星这块,中国腾飞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努力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就比如说lyj—18空天防御导弹系统,作战目标是中近程弹道导弹,可换做是中低轨道的卫星的话同样可以轻松击落,完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