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14节(2 / 3)

加入书签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阿弥陀佛。”道衍看到朱棣深思的样子,淡然地拨动念珠,“陛下心中烦乱,不如在此小憩一番,中午你我同去诏狱便能得到答案了,何必徒劳伤神呢?”

朱棣顿住了脚步,却是自嘲一笑。

“大师所言极是,若是生在太平世,做个富贵王爷想来与大师这般挚友在秦淮河畔吃早点,饮茶悠然到午时,也是极好的。”

“陛下若是个只知夜游秦淮的富贵王爷,老衲说不得早就投奔他人去了。”

朱棣和道衍这俩一起干了谋逆勾当的君臣,不由地相视一笑。

诏狱,密室。

好好休息了一番的朱棣,精神抖擞地与道衍一起坐在了椅子上,准备偷听姜星火今天的讲课。

顺利的是,姜星火今天并没有卖什么关子。

而第一次来听的道衍注意到,隔壁朱高煦的脾性听起来跟以前确实不一样了。

朱高煦很有礼貌地说道:“姜先生,您上次提的两个问题,俺一个都没想明白。”

不愧是你!

姜星火基本熟悉了这个莽夫学生的智力水平。

因此,姜星火也不生气。

而且他又不是带娃辅导作业,只是拿钱讲课而已,犯不着生气。

“没事,今天慢慢讲就是了。”

朱高煦不好意思地问道:“那姜先生是否能先告诉俺,之前提出的几个问题的答案。”

“可以回答,这就是《国运论》的开篇。”姜星火靠在树干上微微颔首,“当然,《国运论》的内容比较多,只用一天肯定是讲不完的,要分阶段讲。”

“我们的第一课就是——王朝的概念与本质,奴隶制、封建制(意为封邦建国,春秋时已有此概念,春秋时富辰之曰:周公吊二叔之不咸,固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大一统三种形态王朝的演变。”

姜星火给了肯定的答复,却说道:“回答这些问题,同时都绕不开另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朱高煦饶有兴趣地问道。

“既然我们要通过讲《国运论》来探究国运,也就是王朝寿命,那么你可曾想过,什么是王朝?”

种植粮食的能力

望着姜星火的目光,朱高煦挠了挠大胡子答道:“王朝者,一家一姓之天下,以驭民也,以愚民也。”

“答得对,也不对。”姜星火笑了笑。

听到这里,隔壁朱棣扭头问道:“大师,关于王朝,史书上有什么说法?”

道衍才学驳杂无所不精,如同人形图书馆一般把典故缘由讲了出来。

“字面上讲,王朝本是天子视朝之意。《周礼·地官·师氏》记载:居虎门之左,司王朝。东汉大儒郑玄注:王日视朝于路寝门外察王之视朝,若有善道可行者,则当前以诏王。”

道衍看着墙壁上,说道:“当然,姜星火想讲的,肯定不是这意思就是了。”

朱棣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以他目前对姜星火的了解,像姜星火这种惊世大才,想讲的肯定不只是字面意思,必定是一些更为幽微深邃的奥秘。

姜星火慢悠悠地讲道:“所谓王朝,史书的最早记录是夏王朝,大禹治水后传位给儿子启,从此往后数千年,大部分时间里王朝权位皆是父子相传,也就是所谓的‘家天下’。”

讲完这段,姜星火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为何在夏之前,没有王朝,只有上古时期的诸部落首领?”

短暂地思考过后,朱高煦显然对这个从未思考过的问题,并没有马上得出答案。

姜星火的提问,压根也没指望他给出什么答案,只是以前当老师留下的习惯罢了。

“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的人口没有那么多,部落相对独立,拥有各自的田地互不干涉。而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人口开始暴增留意这一点,以后也会讲到,农业种植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将对社会形态造成直接影响。”

“我们接着讲,人口暴增后,各部落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开始拓荒更多的田地,而随着田地的开拓,部落与部落的地盘开始接触,最后在利益的驱动下联合成了不同立场的部落联盟,这也就有了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

听到这里,道衍不禁有些出神。

涿鹿之战,从根源上讲竟是因为种植技术的进步?

道衍的坐姿,开始从随意放松,不自觉地变得有些挺直了起来。

而朱棣看着道衍坐姿的改变,不由地露出了一丝笑意。

朱棣想到了第一次自己听姜星火讲课时的场景,似乎也是从不屑一顾地随意坐姿,变得被话语吸引到正襟危坐。

姜星火,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墙的这边,朱高煦忍不住插嘴说道:“姜先生,俺似乎明白了,从部落联盟到王朝是必然的。”

“不错,你很聪明。”

姜星火微微颔首表扬了学生之后,继续道:“涿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