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112章(1 / 2)

加入书签

山洞内传来一声似是摔倒的震响。

两人掀起藤蔓,奔了进去。

梅翊景跌在离洞口很近的地方,望了望裴夕舟,又望了望梅长君,眸色有些茫然和疑惑:“裴哥哥你唤长,长君姐姐什么?”

“你怎知她是——”

梅长君幽幽地看着裴夕舟。

他无奈一笑,走到梅翊景身边拉起他:“此事说来话长……”

“眼下倒是有更要紧的事,”裴夕舟神情端肃起来,“陛下遇刺,受了重伤,虽然裕王肯定逃不掉了,景弟你还是快些回皇帐坐镇为好。”

梅翊景心下一震,差点再次跌倒:“父皇重伤……裴哥哥你现在才说!”

裴夕舟讪讪地避开他谴责的目光。

“现下回去,敌军都被制住了,也刚好……”

梅翊景视线在裴夕舟和梅长君之间晃了下:“长姐,我先下山了。”

匆匆出了山洞。

梅长君看向裴夕舟:“陛下怎么遇刺了?”

“我也未想到裕王如此大胆,不仅针对储君,甚至直接对君王出手。也正是因为刺杀在烧皇帐之前,所以发现得及时。”

“陛下身体本就不好……”

裴夕舟点点头:“许多事情都提前发生了。”

梅长君知晓他的意思。

沈党覆灭,江浙动乱,裕王谋反……陛下殡天之事,或会同样提前发生。

“那你……今后作何打算?”

梅长君望着他道。

她与母后都商量好了,新朝初立,她就离开顾家,回到长公主府,帮着景弟辅政。

一切回到前世的轨迹。

只是没有了赐婚。

她知他其实一点也不喜欢朝堂……没了这层牵绊,或会欣然离去,刻雾裁风,徜徉山水。

裴夕舟同样读懂了梅长君眸中神色。

“殿下,不要我了吗?”

梅长君没有回答,只是回忆道:“我记得你曾改过一诗:鹤鸣九皋,声闻于野,愿潜在渊,或在于渚……”

“如此也好……”他默然半晌,唇角终是浅浅地一弯,墨眸深处只酝成一种云淡风轻的温静平和,“山下需要人主持大局,景弟年幼,殿下快去吧。”

梅长君深深看了他一眼。

红裙曳过山地,藤蔓掀起,再落下,人影远去。

裴夕舟一个人留在山洞中,终于支撑不住,扶着山壁缓缓跪下。

佯装的平淡褪去,胸膛的箭伤剧烈疼痛,却抵不过心头哀莫。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确实想过做个闲人,当个隐士。

隐士是怎么出山林的呢?

因为想同她并肩而立,愿为她舍生入死。

可不会有了……再也没有机会留在她身边了……

嗓间溢出破碎的低笑,仿若伤鹤哀鸣。

山间呼啸的风吹拂着洞口藤蔓,冷寂的月光透了进来,却照不亮他身前方寸。

裴夕舟整个人跪在暗影里,一动不动宛若凝固的冰雪雕塑。

直到有一道声音轻轻传来。

“装也不装得像点……”

他指尖一颤,不敢置信地缓缓抬头。

风吹起藤蔓,月光懒洋洋照落洞前,地上碎雪流淌着莹润的光泽。

于是顺着这光,他朝外看去。

“国师也不想想,无论是身上受伤,还是心中所想,哪次能瞒得过我……”

梅长君一手掀着藤蔓,笑意盈盈地垂眸望着他。

墨画似的清隽眉眼,如青山起伏的轮廓一般,缓缓舒展。

他从黑暗中缓缓起身,渡过风雪如晦的前尘向她走去。

云开雪霁,尘尽光生。

“殿下回来做什么?”

他嗓音极轻,如梦似幻,近乎呢喃。

“唔,我也不知道……”梅长君眨了眨眼,语调带着回忆之感,“回来,渡你?”

一只手忽然握住了她的胳膊,将她身子拽了过去。

清亮的月光下,他将她按进自己怀中,埋头深深地吻了下去。唇瓣相依,炽烈的情绪像是一团滚烫的火,却又极尽温柔。

良久,明光投落眼底,他拥着她,轻声道:“殿下当真不再走了?”

“嗯……不走了。”

似有一团冰雪在心尖化开。

霜华绽晴,熙熙融融。

他再次俯身而去,怀中人笑着应他,一双明眸艳烈似灼灼春阳。

足以照破山河万朵。

≈lt;a href=&ot;&ot; title=&ot;追妻火葬场&ot; tart=&ot;_b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