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19节(1 / 2)

加入书签

裴夕舟眸光微黯。他不好直言友人的家事,简单解释道:“江家内部有些复杂,好在他在兵部已有任职……”

午时已至,却无艳阳。

连着好几日的阴雨,蓄积的云团子久久未散,在书院上空铺开一层又层暗色。

“择日不如撞日,”梅长君同裴夕舟走到书院门口,笑道,“夕舟下午可有闲暇?”

她抬头看了眼天,又道:“这般天色,去听雨阁最应景了。”

“听雨阁?”

裴夕舟眸光微顿,轻轻“嗯”了一声。

两人用完膳便奔赴听雨阁,天际的层云恰好散开了些,有一丝微明的光轻盈落下。

听雨阁坐落在苍山脚下,傍着江水。此处寂然无声,一阵微风袭来,将山端的一截绿枝吹落,在水上泛起一层层涟漪。

梅长君望着浩渺的江水,垂眸静立半刻,思索怎样才能将谈话引至老国师身上。

江风拂过,万顷波涛乍起。

多么熟悉的江景。

前世的梅长君不知来过多少次听雨阁,伴着江声与风雨声,练字、赏画、观潮……因此方才在书院中,她望着天色,脑中立刻想到了这个去处。

此刻,听雨阁阁门未开,裴夕舟前去询问。

梅长君望着裴夕舟远去的背影,突然发觉,前世他从未陪自己来过此地。

裴夕舟身为国师时,并未被朝政所累,因此两人成婚初期,他带着梅长君游赏过不少胜景。

京都地界中,只有此处从未来过。

梅长君蹙眉思索,终于在记忆中寻到了可能的缘由:他似乎提起过一次……他有些抵触苍山?

“长君,听雨阁前些日子被江潮浸过,现下还未开放。”

“我们来的不巧了。”梅长君收敛思绪,垂下眼睫,低声道。

裴夕舟低头望向她。

少女神色浅淡,三千青丝随风而起,眸色似乎有些失落。

“……我在苍山恰有个练字的去处,”裴夕舟思索片刻,询问道,“长君可愿随我过去?”

他说完,静静地等待梅长君的回答,一时间有些忐忑。

梅长君诧异地抬眸。

“苍山?自多年前那场连天山火后,朝廷便不让人再上苍山。如今仅有一座听雨阁坐落在山脚,除供人观赏江潮外,还有着守山的作用,夕舟竟然能上山?”

而且,他竟然愿意上山?

梅长君咽下了未问出的话语,朝着他望去。

清淡的日光柔和地披落在裴夕舟身上。

“嗯,有长辈拿到了苍山的令牌,我来过几次,难忘风过松林之声,便在山中辟了一间书舍,闲暇时会来此读书习字。”

……

“我们到了。”

裴夕舟推开虚掩着的木门,侧身回望。

“此处倒有几分隐于山林的幽静……”梅长君走进这座位于半山腰的小院,向四周望去,轻快的脚步一顿。

院前竹涛如海,院中风过松林,屋内是清雅而简洁的陈设。

真像……梅长君定定地望着书舍的布局,眸色有些恍惚。若不是身边便是少年时的裴夕舟,她险些便要以为自己回到了前世的国师府。

檀木书案临窗,其上整整齐齐地放着丝绢与竹简,左上角则是雕刻着孤鹤的篆盘。古旧的箱子排成一排堆在西侧墙根,不用打开,梅长君都能清晰地回忆起哪一个箱子里有哪些孤本。

梅长君兀自踱步,又看到墙上挂了一副万分眼熟的书法。没有落款,笔画运笔同前世的裴夕舟有些相似,却多了几分随性与洒落。她曾在国师府的书房里见过一次,但因着旁的事,未来得及问它是何人所写。

所以前世的他把这些东西都搬到国师府了吗?

梅长君正在沉思,突然听到裴夕舟问:“在看这幅字?”

她骤然回神。“写这字的人,应是一代大家。”

裴夕舟微微一笑,语带尊敬地道:“此为家师所书。”他并未多言,静静看了片刻,便带着梅长君走到书案前。

梅长君刚刚坐下,抬头便见裴夕舟挺拔的身影笼罩着她。

两人的衣袖恰好挨在了一起。

她收回目光,想将相贴的衣袖抽出,还未来得及动作,便听见一道清冷如玉的声音。

“我惯于这般运笔……”

裴夕舟站在她身侧,挽袖,握笔,淡淡道。

梅长君看着纸上峥嵘不散的瘦金体,不由得有点出神。

潮湿的山风吹过,些微雨丝打在桌角的篆盘旁。身体比思维反应更快,梅长君并未多想,已直接越过身去关窗。

裴夕舟正要继续讲解,便见梅长君骤然逼近了过来。眼前是少女精致的侧颜,她仿若未觉般伸手够向窗沿。

太近了……虽然两人身体上没有接触,但几乎呼吸相闻。

裴夕舟僵了僵,脊背绷直。

耳畔响起窗子被关上的嘎吱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