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62章(1 / 2)

加入书签

店铺林立,多是贩卖胭脂水粉、衣裳首饰的,也无怪往来女子如此之多。

他不怎么感兴趣,刚想离开,却眼尖地发现远处的一家首饰铺子里那段眼熟的霜色还有浅金绣纹的衣袖。

他快步穿过人群,走到这家铺子前,霜色的身影正要出来。

“……多谢。”声音淡淡的,耳熟得很。

纪清洲将簪子放在帕子里包好,帕子上还绣着几行字,被他小心翼翼地贴身放好。

走出铺子,却见戴着帷帽的陶岭冬正悠闲地站在铺子外边。

“怎么了,你是来这里买首饰的?”陶岭冬没忍住,调侃道,“看上哪家姑娘了?”说完,又装模作样地思索起来,“总是跟着我们几个乱逛,也没碰上几个姑娘呀。”

他侧过头,见纪清洲神色淡淡,一点儿也没有被人戳中心事该有的神情,想来也知道他的猜测作不得真,笑过便罢。

“开个玩笑。”陶岭冬摊手,又瞥了眼涌动的人潮,无奈道,“帷帽给你。”

一边说,一边摘下自己头上的帷帽,抬手扣在纪清洲头上。

纪清洲微微一怔,半垂着眼睛望着离他三步远正在看着人群的陶岭冬,问:“……为何要戴帷帽?”

陶岭冬闻言“嗯”了一声,尾调上扬,仔细想想后冲他回首道:“清粥同学,你是想再被迫成一次亲吗?”

他捏了捏鼻子:“我可不愿意再和人交涉救你。”

自从那日,纪清洲丝毫不介意他剩下的冰糖葫芦起,他就自觉自己和纪清洲关系更好了,说话和手上动作也越来越无法无天。

换作以前,他恨不得不见纪清洲,这样便不会被考试和课业烦到,更别提会如进南城那日一般勾着纪清洲的肩膀并行,简直天方夜谭。

就算他回去告诉挣扎在课业苦海里的自己,也会被当时的自己一剑拍死。

“嗯。”纪清洲低低地应了一声,眼中的神色陶岭冬看得不大清明,也看不大懂,随后便见他走进人群,淡声道:“小心点走。”

【作者有话说】:感情线努力了,下章就写清粥在铺子里做了些啥。

感谢阅读!

往事(一)

夜晚,墨色浸染了整个夜,上弦月挂在夜空中,周围点缀着三四颗星子,星子晶亮。

南城一如既往的热闹,每片屋檐下几乎都挂着满满的灯笼。

此时陶岭冬正跟在纪清洲身后走。右手边是谢司思提到过的“蝶妆坊”,陶岭冬借着月光看了几眼,花草树木皆葳蕤;左手边却静立着一座荒废的老宅,枯藤杂草,门上挂着蛛网,与右边生机盎然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老宅掉落下的门匾上还有掉漆的字迹,“纪府”。

纪清洲带着他塌了一块的墙上翻过去,穿过回廊,来到了后院的西厢房,一棵老树枝头还开着红艳似火的花朵,灼热得犹如能燃烫黑夜,璀璨夺目,在这个无人打理的院子里显出别样的生机和野性来。

“你不问我为何会带你来这儿吗?”纪清洲的声音很轻,可在这个寂静的夜里却能听得异常明晰。

陶岭冬敏锐地察觉到了一点纪清洲平淡问题之下隐藏得极深的心情,他侧目盯着纪清洲的侧脸,轻轻皱了皱眉:“你愿意说吗?”

纪清洲垂下眼睫,敛藏起神色,沉默不语。

少顷,他压下心中情绪,平静道来:“……我今早找了一家首饰铺子看我娘的发簪,老掌柜说簪子是纪府大小姐在及笄之时纪府夫人请人制作的。”

纪清洲的声音很平静,语气也淡淡的,脸上更是无甚表情,极其客观地给陶岭冬讲了他娘的事情。

纪清洲他娘,姓纪,名江镜,是纪家大小姐。

故事发生在纪江镜及笄前几月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彼时纪江镜带着丫鬟在南城闲逛。

纪江镜匆匆出门,身上只穿着不厚的妃红色衣裳,逛了一会儿便觉得冷了起来。

走着走着,她不知被谁绊了一脚,竟直直往前倒去。

元宵节本就热闹,人头攒动,大红灯笼照在几株长势喜人的红梅上,红梅还含着些许洁净的雪水,美不胜收,小丫鬟眼睛一亮,便想拉小姐的衣袖赏梅,她记得小姐最喜欢采露了,尤其钟爱采这洁净的雪水。

可伸手却什么也没摸到。

“小姐?小姐!”小丫鬟急得红了眼眶,茫然无措地大喊。

可她身前身后都是如潮的人流,来来往往地,她根本不知道纪江镜往哪儿去了。

对了,小丫鬟猛然想起她家小姐说要去“添香坊”买点胭脂,原地跺了跺脚,就急切地往“添香坊”的方向去了。

纪江镜被人礼貌地扶住了。淡淡的绯色蔓延到了她的双颊,她和那人的距离太近了,甚至能嗅到那人身上淡淡的白檀香。

“……谢、谢谢。”纪江镜深吸一口气,手指紧张地开始绞袖子。

“取手之劳罢了,姑娘不必谢在下。”那人低笑一声,声音温润,措辞礼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