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jshubao.com

第34节(1 / 3)

加入书签

韩芳是个手脚麻利的,眼里也能看到事,见金冉冉在厨房忙着,她和女儿略微聊了几句,就到厨房帮忙去了。

晚上两家人坐了两张桌子,金满堂擅长这种场合,十分热情地拿起酒瓶给李平和李卫国倒酒:

“今天是个好日子,李哥你算是一家团圆了,我看兄弟和兄弟媳妇都是个能干的,以后我们都好好干,多多的赚钱!”

在这个世界上,可能没有比赚钱更加美妙的词语了。

尤其是李平他们刚到帝都,现在是干劲满满,一心想着明天赶紧。

金李两家感情好,晚上这顿饭吃得很融洽,尤其是金满堂和李平,两杯酒下肚,立刻就是老哥、老弟的喊了起来。

听金满堂说明天就要搬家了,李平更是把胸膛拍得砰砰响:

“明天店里忙完后,我和大哥你一起搬。”

就两家这个关系,也用不着说那些客套的话,金满堂欣然答应了下来。

见两人勾肩搭背的样子,其他人都觉得好笑。

冉锦和和韩芳怕两人喝多了起不来,影响明天做生意,还得小声劝着他们少喝一点。

好在金满堂和李平都不是那嗜酒如命的人,被自家媳妇和老娘稍微一劝,他们就放下了酒杯。

不过两人一见如故,不能喝个痛快心中也觉得惋惜,于是约定等到哪天休息了,哥两个再来个不醉不归。

就这么一晚上,李平和韩芳在女儿房间打个地铺,也能将就着睡。

凌晨三点半,都不用马桂香敲门喊,两人就自己起来了。

轻轻地给女儿关上房门后,李平他们稍微洗漱了一番就往店里赶。

见儿子一直在打哈欠,马桂香心疼他昨天喝了酒又没睡好,遂安慰道:

“我们就忙上午一上午,包子卖完了就能回来补觉。”

看着被三轮车甩到后面的路灯,李平还是有些不放心:“不知道今天的生意好不好。”

看着儿子这个样子,马桂香想到包子铺刚开业的那一天,她自己也是担心完这个又担心那个。

不过现在马桂香可以拍着胸口说了。

“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面吧,我们店里的生意,那从来就没差过。”

李平和韩芳一直以为母亲说店里的包子每天都不够卖, 那是美化夸张过后的说法。

毕竟店里现在一天已经卖一千个包子了,现在市面上早点种类那么多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包子, 就算卖得再好,也不至于供不应求吧。

第一天到店里,李平和韩芳也不可能立刻就上手。

好在李平有的是力气, 包子包得不好看,他还可以擀皮。

这破酥包之所以好吃, 这外皮可是需要下功夫的。

要想包子蒸出来表皮能成酥皮, 一张包子皮可是需要一层叠一层的,擀上十几二十次。

以前都是李卫国负责擀皮, 现在有了李平在, 他就能够腾出手来包包子了。

韩芳也是一个手巧的,她用普通的面皮学着包了二三十个包子后, 就已经找到了方法,也能包出漂亮规整的包子。

至于韩芳练手包出来的那些包子,自然也不会浪费, 放到蒸屉里蒸熟了, 就是他们一家人的早饭和午饭了。

原本马桂香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包好十屉包子,有了韩芳和李卫国帮忙后,半个小时,他们就能包好第一批包子了。

因为店里就十层抽屉,后面包出来的包子就只能放在操作台上了。

马桂香想到今天要比之前多做一倍的包子来卖, 等到第一批包子出锅后, 她就催丈夫去市场买蒸屉。

李卫国开着三轮车出去,回来的时候, 车斗里就多了十层大蒸屉。

把蒸屉洗刷干净后,前面的包子一蒸好,新包出来的包子也能上锅蒸了。

七点不到,金满堂就跑了过来。

“快快快,有客人买了粥和包子,李老弟,你帮我两屉包子过去,我就不一趟一趟的往这边跑了。”

李平闻言连忙放下手里擀了一半的包子皮,和金满堂抬着两屉包子去了金家小馆。

这么大的蒸屉,一屉能放下三十五六个包子。

原本李平想着,有这六七十个包子,应该够金满堂那边卖上一阵子了。

六点半一到,来店里买包子的人慢慢的就多了。

之前李平他们只听马桂香在电话里面说,店里的客人买起包子来那简直没把钱当钱,差不多都是一大袋子,一大袋子的买。

等到真的见到客人们争抢着买包子的场面后,李平和韩芳瞬间就觉得光是靠语言形容这一幕,还是太平淡了一点。

店里人一多,光靠李卫国一个人明显有些忙不过来,后面韩芳也从操作间里走了出来,帮着公爹给客人装包子,收钱。

留在操作间里的李平,看着客人们哄抢的样子,恨不得把手里的擀面杖擀出火花,一张一张的包子皮接连在他手下成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